5年
无论是产品或是运营,当你在职业发展道路上面临迷茫的时候,不妨回来读下这篇文章,或许会给带来不一样的收获。enjoy~
1. 生活和工作,对大部分人而言,都没法平衡
在刚刚步入职场的时候,我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把生活和工作平衡好,不要让工作影响生活,让生活拖累了工作,利用好下班后的8小时,这是你和别人拉开距离的时间。
然而到了真正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关系是受客观条件决定。比如你在一家北欧高福利的公司工作,那么你很有可能上班没有多少事儿,准点下班。但是如果你是在日韩企业或者互联网企业,加班就是一种常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没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即使不加班,老板动不动会在群里扔一个链接,@一下你,让你周末赶报告等等,这些都是常见的事情,工作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我们已经改变了不了这种现状,那么能做的至少就是不能让工作影响了心情。
项目进度吃紧,老板人来疯等等行为让自己加班,换个心态来看这件事,你可以抱怨,但不是纯粹只是为了抱怨,从琐碎的加班中,去寻找贴近你人生目标的价值点,并通过加班的杠杆把你的价值点放大。比如我在做管理咨询的时候,加班演算一系列的数据模型,这提升了我的数据敏感度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在做产品经理的时候,陪着开发一起发版本,我会把平时研究竞品时候遇到迷惑的技术点以及实现方式拿出来和开发讨论,这样以后在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会少走弯路。
生活和工作既然无法平衡,在炒掉老板的之前,摆正心态,心态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职场里一点也不为过。
2. 闷声工作的人,往往结局都没那么好
初入职场的时候,听过这样一句话,“做自己就好”。现在想想,如此佛系的心态是多大的谎言。
在职场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一句话也不说,闷声工作的人,加班也加的不少,工作也非常认真,但是到了年终评比的时候,这些人的考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
很多人闷声做着老板交代的事情,但是从不关心公司的核心战略在哪儿,核心项目在哪儿,一直做着不重要琐碎的事情,你的年终考核,你的升职加薪和你带给公司的价值成正比,而非和你的工作量成正比,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自我安慰的话,在老板眼里可有可无。
在给公司提供相似价值的时候,记住一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喝。你除了努力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更要懂得向上级汇报,展现自己的成果,并从上级以及高层的反馈中调整自己的方向,也要懂得如何向公司争取资源,公司资源有限,如果能给您配备充足的资源,那么项目也会多向你倾斜,不断在和高层的对话中形成自身价值的不可替代性,让领导在考虑核心项目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你,那么你的结果会差到哪儿去呢?
埋头干事的时候,要抬头看看天。
3. 工作,其实就是一种契约关系
不少70后,80后的职场过来人,经常劝我一句,要在一家公司待长一点时间,受到委屈要从自身找原因,别老想着跳槽。没有一家公司的HR喜欢频繁跳槽的人。
看似很有理,但不一定适用于目前的职场,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目前很多互联网创业企业,存活的时间还是未知数。
我在这儿也不是鼓励大家频繁跳槽,你每三个月跳槽一次,是个公司都不会要你的。你要始终相信一条是没错的,你所从事的工作,你拿着老板发的工资而非股权时候,你和老板之间只是一种契约关系。
这种契约,说白了,你出卖你的智力和体力,换取相应的劳动报酬,这种劳动报酬包括你的薪水还有你的成长值。不同时期,你对成长值和薪水有不同倾斜罢了。刚刚毕业希望能多学东西,那么向成长值倾斜,工作一段时间,希望能多拿一些薪水,则会向薪水上倾斜一点。
在这样的契约环境下,所谓对公司的忠诚,对老板的忠诚,听上去实在可笑,我不排除你会遇到明智的老板,开明的公司,但是对于目前大对数公司来说,大概率事件还是,你和他永远是契约关系,基于这样的事实,在相同工作时间内,索求劳动报酬最大化,是自己最根本的出发点,当然不同时期,薪水和成长价值侧重点不同罢了。
跳槽,只不过是一种双方解除之前的契约,重新和另外一家公司签订契约的过程而已,直面这个本质,你会抛弃很多顾虑。
我们在和其他公司合作时候,并不是说我和这家合作公司关系不好我就不合作了,而是这个渠道带来的ROI太低了,回报远远低于我的付出,那么我们会毅然决然的解除和这个渠道的合作。同样的,当你不开心了,当你觉得拿的少了,都不是你终止这份契约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你的付出回报比太低了,低于你的底线了,此时就解除这份契约吧。
4. 你所期待的培训,也许就只是价值观的洗脑
在我作为应届生往返于各大校园招聘现场时候,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公司有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能帮助员工实现最快的成长,包括入职培训,公司高管Mentor制度,这几年我和各大公司的管培生交流下来,应届生们对公司的培训期待很高,往往希望通过入职培训能够完成学生到职场人的完美蜕变。
然而事实呢?大多数号称有完整培训体系的500强大公司,所谓的培训永远少不了价值观的洗脑,公司文化,公司理念,规章制度等等。
我经历过最残酷的培训是21天公司文化洗脑教育,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个环节,叫”异口同声“,一组10个人,需要一起一字不差背诵出公司文化,团队中只要有一个人背错,节奏没跟上甚至声音小一点,整组人出去下一轮重新再来,直到教官挑不出毛病为止。
更不用说,一直推行军事文化的某些民营企业了,我很敬佩我军的军事素养,但是这种泯灭个性,追求整齐划一的培训方式使用在员工身上,无非是雇主自私的体现,他只想让员工成为一颗螺丝钉,而非是围绕员工的素质打造的科学培训体系。
一些有良心的企业会去培训员工的基础技能,如咨询行业麦肯锡,波士顿的一套成熟方法论,基础的office技巧,这样的企业是少之又少,遇到这样的企业可以烧高香了。所以在入职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入职培训上,你在入职培训上需要把握的是公司的文化,公司的历史,一些人事财务规章制度/薪酬福利,如请假,报销等等。
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蜕变,不是在入职培训上,而是学生思维的改变上:彻底放弃被动学习的习惯,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学生生涯,老师一股脑的把知识灌输给你,你不分三七二十一,反正都学好了,肯定能拿高分。但是到了职场后你会明白,你要学的是汪洋大海,不可能通过短暂的时间全部掌握,也不可能有人能像老师一样耐心的给你灌输知识,你只能通过自己的需要去寻找自己要学的领域,主动去学习。
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袤的信息海洋,丰富了我们学习的方式,我们更要明白自己缺什么,如何去补足。你的时间有限,你对学习信息的筛选也就决定了你进步的速度。
5. 刚入职就只让你端茶倒水/扫地拖地的公司,早离开为好
在我刚毕业的时候,我入职了一家韩国服装公司的咨询部门,旗下有服装,餐饮,旅游,流通等事业部,当时在正式进行咨询类项目之前,我们有一个月的门店实习,按照公司的专业术语叫新员工的on-boarding项目,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分配你去学习门店的日常运营,在第一线寻求顾客的需求,掌握门店的运营流程以及顾客需求的调研模式。
初心是好的,但是在执行层面往往更多的是不尽如人意,如门店的店长只是把你当做过来帮忙的人员罢了,而门店的日常运营具有很强的重复性,一般2天内都学会了,而门店的运营数据你是没有权限看到的。因此,我们同行的小伙伴在餐饮门店削了一个月的橙子,而我则是喊了一个月的“您好、欢迎光临、谢谢光临、请慢走”。
有收获的东西么?当然,和顾客聊得很开心,了解到顾客为什么来我家咖啡店而不是隔壁的星巴克,和隔壁星巴克店长也很聊得来,这一个月星巴克销售的数据都摸清楚了,那店长还邀请我入职星巴克。
当时刚毕业,傻傻地写了很多心得体会,觉得成长很大,后来几个咨询类项目一下来,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捷径可以更高效的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可以集中一天去采访顾客以及门店经理,更加系统地获得运营细节和运营信息,我们能通过集团后台数据表里的数据,找到用户的进店率,成交转换率,翻台率,各产品系列的销售情况等等,而不是傻傻的站在门口数。
曾经在一个沙龙上听到一位70后的领导叫嚣,我招了应届生来了后,先让他从端茶倒水和扫地拖地开始做,一个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谈何做啥大事。
看似意识正确,被广大管理人员奉为圭臬的真理,充满着可笑的逻辑错误,你要做的小事,是你工作领域的小事,是帮你在你专业领域打基础的事项。如果我是做老板的行政秘书的,那么端茶送水扫地拖地也无可厚非;如果你是做金融交易,管理咨询,甚至营销策划岗位,那么这些东西能对你的专业领域丝毫没啥卵用,反而是浪费时间。
尤其是刚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更要一头扎进去,心无旁骛地研究你的专业知识,形成你的差异化优势,而非在细枝末节和繁文缛节上被束缚住。
我很难去理解有着如此僵化管理思想的人,管理观念是如此的落后,殊不知,对下级的尊重是作为管理者最基本的素质。
以前我招到产品经理,对于一年以下产品经验的应届生,我绝对不会让他去端茶送水,收发快递等等,也不会让他只是按照我的原型和思路写需求文档,因为这种是对他的不负责任,我会让他开始独立做运营类的需求,一般这样的需求比较简单,涉及的关联系统也会单一,对核心业务的要求也没那么高,逻辑思维上也比较简洁,这也是他了解产品流程,业务流程最快的方式,而且运营类活动活动周期短,反馈快,他能快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快速提升产品思维,数据意识和沟通效率,快速高效的反馈,是其快速成长的关键。
所以遇到这样传统管理观念的老板,早走为妙,你的时间有限,你应该把你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而非只是做一个老板嘴中的清洁工
相关阅读
这篇是学习Excel2007系列经验的第二篇经验,具体讲的是Excel中进行工作表的操作,该如何去进行操作的呢?今天,seo实验室小编就教大家在
2019年4月13-14日,seo实验室举办的【 2019产品创新大会·深圳站】完美落幕。腾讯用户总监刘亚军进行了以《研究完95后群体,我发现
初入职场的设计小伙伴在与上下游沟通中常常产生一些困惑,也许是青涩的你过于内向,又或者是文艺的你跟不上产品的逻辑,实践虽不如理论
相信经常到淘宝上的购买商品的顾客都知道,在咨询店铺的时候会有一个为你介绍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员,那就是淘宝客服。那你知道淘宝客
之所以会出现网站安全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各种病毒黑客的技术也越来越高,另自用户和企业厂家防不胜防。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