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限
快速学习可以说是所有人都想掌握的能力,有了它之后,可以更快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工作中也需要这种利器,如何管理好产品需求,真正听懂用户在说什么,需要什么,是产品经理的基础工作,而掌握更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如何将这些工作做好所必备的能力。
最近有一个之前我带的实习生(以下统称小A)问我,转成正式员工后,工作压力,工作内容增加了不少,整个人状态很差。每天不断在工作,加班,努力的学,但是为什么做的总是比别人慢,效果比别人差,很苦恼。
其实问题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自身基础问题,可能你真的就比别人差,那就要好好学习了,如何快速学习,这就放到后面的文章再说;
第二方面是效率问题,双方基础差不多,但是对方有更有效率的工作和思考办法,于是与你就慢慢地拉开了距离。
这一次,我主要带来了作为产品经理应该要掌握的一些基础技能,其他行业和岗位也可以学习参考。
象限,在初中就学过这个概念,一个平面坐标系有四个象限,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每天、每周、每月大家都会遇到很多事情,有事先规划好的,也有临时安排的,如果不管理好这些事情或者需求,很容易忙的焦头烂额,而且越忙越乱。说到底,事情的管理也就是时间管理,就是将有限的时间安排到合理安排到每一件事情中。
普及完基础知识后,《麦肯锡方法》就针对大家的时间管理提出了一个高效的管理方法—四象限法,其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安排事情处理的顺序”。
以事情的重要性为纵坐标,以事情的紧急性为横坐标,两两匹配,分别形成了: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第三象限—不重要不紧急,第四象限—紧急不重要。这就是基本的原理。
而如何实际的运用它呢?
就分为两部分:
第一步是如何将事情合理的分类;
第二步是如何处理对应象限的事情。
1. 将事情分类
如果不可以合理地去判断一个事情的紧急性和重要性,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件事情我觉得挺重要的,这件事情也挺重要的,哎呀,怎么每件事情都这么重要,都在第一二象限,怎么办呢?
这就是对原则的把握不准的后果。
这里的分类有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紧急性,这个是比较好去判断的,当下要完成的,而且时间很短,那就是紧急性高的,而离Deadline还有比较充足的时间(相较于需要的时间),那就是紧急性没那么高的。
第二个维度是重要性,什么是重要的呢?
这里以产品经理的角度给大家提供几个评判的维度:
核心功能:如果这个是属于产品的核心功能,不完成或者不优化就会对用户的基本体验有影响,那这个肯定是重要的;
商业化:和钱相关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
产品规划:这是未来的道路,现在就要铺好,如果现在不做,到时候转型或者临近关头时就会手忙脚乱。
除了这3个维度,大家也可以在自己总结归纳,然后运用进来。
备注:这个方法也可以运用到人生的管理中去,换掉判断的维度就可以了,比如:我计划两年后出国读研,那现在对于我来说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就是确定计划,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是考托福、存钱。
2. 开始做
将事情规划进了对应的象限后,就要开始付之以行动,如果不行动的话,第二象限的事情就会慢慢都变成第一象限的。然后你会发现你现在会手忙脚乱,有一堆事情等着你现在完成,那就等着加班吧。
对于第一象限的事情,抓紧时间,一件件做完,不要怕麻烦,不要跳过任务,最好只分配20%的时间;
第二象限的事情,是你需要花80%的时间在上面的,因为如果你不在这个象限及时处理完,它就会堆到第一象限,越早处理这个象限的事情,时间管理就可以越从容,事情也可以处理的越好;
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对于你来说是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它们会占用你的时间,你可以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统一去处理。或者尝试安排给其他人去做,但是千万不可以因为它们去随时打断第一二象限的事情,否则不仅会做不好最重要的事,最后还会觉得一事无成。
九宫格分析法
“九宫格分析法”又名“曼陀罗思考法”,起源于佛教,被今泉浩晃先生加以系统化利用之后,却成为绝佳的计划工具。其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转变为实践的“智慧”。按照此方法制作备忘录,应付学业与工作上各项疑惑,灵感将不断自然涌出。它也是学习与工作时最佳的武器。
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事情后,就需要学习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第二种给大家介绍的方法就是九宫格思考法,帮助大家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九宫格分析法可以用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时间规划、人际关系分析、思考分析等,这次主要带大家了解如何去运用此方法思考解析问题。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脑,其中左脑负责逻辑、理性思维,右脑负责艺术、感性思维,而在我们平时的工作思考中,大都只用到了左脑,九宫格法就是更大地激活了右脑在思考问题时所发挥的作用,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意与思路。
而其运用方法也有两种:
1. 发散型
九宫格外围8个区域的内容可以互相不关联,但是都围绕中间的原点展开。这种方式有利于使用者的思维发散,在填上中间区域的时候,很自然的想将其他区域填满,这时候也是左右脑同时协作的时候。
很多人都想做产品经理,觉得产品经理入行门槛低,而且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技能。其实是对的,产品经理入门容易,但是很容易大都成为三四流,很难成长成为高级产品经理或者产品总监,而每一个成功的PM,一定有他超强的能力门槛让别人无法披靡。这次我们就用发散法看看产品经理都需要一些什么能力。
相信大家看完图,就应该明白了,外围8个能力要素都是围绕产品经理展开,可能有的人会说,还会有更多分类,但是能熟通这8个要素,我相信,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2. 围绕型
外围8个要素既然可以互不关联,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逻辑展开,第二种使用方法就是有顺序地展开相关联的要素。这种方法,适用于活动流程的管理、日常的时间规划、项目流程的管理分析等场景。
这里就不给大家举例子了,相信以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会知道如何使用。
3. 补充
有时候需要思考和展开的内容需要更多、更细致一点,那就可以用到“曼陀罗法”的升级版本—莲花法,就是将现有的九宫格看作是新的九宫格中间的一格,将原有的外围8个法则作为新的外围8个九宫格中的核心,继续展开思考,还是以刚才的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为例展开。
围绕着刚才的外围,继续展开新一轮的思考,到这一步,已经具体到很细的点上了,比如:逻辑思考能力,大家就可以在平时对于产品功能、产品规划、与他人交流等等场景去落实,其他能力也是一样。
思考:大家如果有心的话,可以尝试留言补充一下剩下的内容框架,也有助于帮助熟悉和使用这种方法,也是对自己现在或者未来做产品经理的一种能力规划。
刚开始让小A做竞品分析的时候,她就去网上找了一些其他人所写的报告来看,很多人都采用了5要素模型来作为竞品分析的基本路径与框架。但是很多人只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没有真正去了解它们,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邯郸学步,不仅没有真正的使用此框架, 而且打乱了自己原本的思路。
《用户体验要素》是产品经理必读的书目之一,而5要素模型就是本书中所提出的核心观点。
Jesse James Garrett提出:
一个产品的决策或者说是每一个产品的细节,都应该有完整的框架去建设,从离用户最近的表现层,到产品的基础战略层,都需要产品经理认真的去思考。
相关阅读
电影不光剧本好就能有好票房,还需要选对导演、演员,宣传足、契机好才能获得更好的口碑与票房。文章亦如此,好文章除了选题立意、写作
通过拆解别人家的案例,更加熟悉对方增长思路,并让自己像专家一样的思考。AARRR模型已经很多前辈已经讨论过,并且一直持续在实践中,大
转眼间又到2018年的尾巴,“增长”概念兴起的这一年,你为了实现增长而蹭热点、借势推广,又把血槽掏空了多少次?其实,对于运营人和市场人
引言 分类是机器学习中监督学习的一种重要应用,基于统计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使用SVM进行二分类,可以使用决策书,梯度提升树等进行多
到底什么样的产品与App才能吸引用户眼球,让用户一经使用便深深地爱上它,欲罢不能呢?其实最重要的因素是——习惯。千万别小看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