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
最近一段时间,在和同事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大家在设定任务目标的时候,虽然依据了smart原则,但是往往形似而神不似。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在任务中会过分强调时间的约束力。所以在计划的执行中,也总是只会抱怨时间的紧迫,等等。
我们知道,项目的4个约束是:时间、成本、质量、范围。这是一个典型的三角形,内部是“范围”,其间都是相互约束的。其实中国人早就知道这四个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有时候被夸大。这就是在大跃进期间提出的:多、快、好、省的目标。多是范围,快是时间,好是质量,省是成本。
要同时做到这四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点。但我们做计划的时候,还是有误区。这个误区就是如果其中一个约束条件完成不了了怎么办?
比如说:老总让我们在本周内,完成一件事,在完成这件事之前,我们必须做一个评估。现在我们来做这个“评估”任务的目标。这里面就有了时间、成本、质量、范围四个方面的定义了。这里面插入一点,描述一下SMART原则的新解:
S: 明确的,表示范围的明确性
M: 可衡量的,表示质量的可衡量
A: 可达到的,表示成本的可达到性
R: 有关联的,表示SMAT之间的约束关系。
T: 有时限的,表示时间的期限。
我们往往关注制定目标中的SMAT,却往往会忽略R的定义。因为只有定义清楚R,才是真正的将目的完整地分解出来。我们都知道,目的是表示做完一件事后能够达到的效果,而目标是表示这件事要做成什么样子。
就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发现原先在“评估”任务中定义的质量达不到,那么我们需要反思,质量到底需要达到多少,才可以对目的进行支持呢?分析一下就会知道,其实由于时间本身比较强,所以质量只要能够支持下一阶段判断即可,不需要太精细。
当然了,完整的项目策划,一定会让大家明确目的的。但不幸的是,很多人都会在目标的实现中迷失目的。因此一个好的目标的制定,会规避这个人性缺点带来的危害。
对于R这个误区,说起来没什么。因为讲义中都是明确提出来的。只不过真正用到实处,还是很难的。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有所解惑。
当然了,如果你有了KPI的知识基础,可能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相关阅读
“自己不是咨询师,而是喜欢直接问客户刁钻问题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人类最高级的智慧就是向自己或向别人提问”——苏格拉底
你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设计师吗?那这七大设计原则你要重视起来。2018年,有个设计师叫做Jimmy,他在Shmuckle公司做设计。他日夜所追求的
对于每一个产品来说,根据特定的渠道和场合,着重的表达出两到三个卖点就足够了。就像一个人优秀的方面太多反而没有特色一样,一个产品
一个好的社区,其在“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上必然会形成一个稳定的闭环,原则和策略地有效应用就是为了让社区在内容运营上的良性
当用户折服惊叹于Paper的优雅设计,当Instagram的瀑布流风格被越来越多的网站采用,我们会发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设计正扮演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