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优化
“将自己一秒钟变成傻瓜来贴近用户”的说法,可以这么理解:用户,就是从他看到的东西里面,点了感兴趣的那个而已。
从这句话出发,能找到两个关键点:“看到的”和“感兴趣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用户更多看到这个功能,以及让功能提供的内容更符合用户的兴趣点。
在达成上述目的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合理的交互设计,来减少用户使用过程中的阻碍;以及必要时,通过利诱来刺激用户。
方法一:让用户更多的看到
(1)增加功能曝光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定律是不管用的,“流量为王”却是最大的真理。所以,努力让用户看到这个功能,去确认这个功能是否已经覆盖了所有的使用场景,去确认它是否还能获得更高的曝光。
再没有访问的功能,曝光量上去,数据总会高点的。
(2)让功能更显眼
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一堆商品哗啦一下扔到你面前,你一定会挑花眼。
功能也一样。当一堆功能入口,都挤在一个页面上时,用户的注意力是分散的。而用户无法很快理解页面、找到重点时,就会更容易流失。
1)功能引导
蒙版、气泡、标签、红点……都是让用户聚焦注意力的方式。但需要注意不要滥用,全是重点就等于没有重点。要在合适的时刻,提示合适的用户,合适的事情。比如:当需要优化的功能,其内容的更新频率较低、但是和用户相关度很高,那么更新提示就是必不可少的点。
2)调整入口页面的布局
最好的引导,是没有引导。
页面布局本身,就会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好的布局,应该一目了然,减少用户的理解成本。
方法二:找到用户“感兴趣”的点,帮助用户做决策
(1)突出差异点
我们做决策时,通常不会一上来就考虑所有的因素。总有一个当下最关注的点冒出来,从这个点出发,再去匹配其他的因素。所以,都是购物网站,你会在想要当日送达的时候,选择京东;想找便宜货的时候,选择淘宝;想看书的时候,去亚马逊or当当……
产品内的功能也是一样。当有多个不同的功能,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时,就需要制造差异,突出功能特点。让用户脑中冒出第一个念头后,立刻能联想到对应的功能。
例:排行榜的功能意义在于数据、以及内容之间的竞争性。所以,数据和名次变动的展现,能更容易地突出功能的特点。
(2)个性化
找到功能和用户个体之间的联系,投其所好。
无论任何时候,展示用户最关心的内容都是很重要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确认功能是否根据不同的用户,做了不同的处理。
下面列出几个常见的用户切片:
用户对内容属性的不同偏好。对音乐来说是风格、语言等;对书籍来说是分类、出版社等。
用户来源的渠道。有时不同渠道来源的用户,会有明显的行为差异。
用户所处的付费阶段。从不付费、到首次付费、到大额付费,每个阶段都应该有特定的处理方案。
方法三:减少阻碍
(1)流程优化
产品内,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意味着一次流失。所以,使用流程上的优化至关重要。
分析用户在使用功能的时候,是如何操作的?
1)操作合并
有些操作是可以直接合并的;有些操作,则要给用户留下选择,提供合并的方式,也保留拆分的步骤;有些操作,即使合并后可以简化流程,但也不能合并。
例1:知乎日报的内容列表,常规的操作,是看完一篇文章,退出,再进入下一篇。但这个操作,能够被简化为一个底部上滑的操作。
例2:同样是单选表单的提交。如果是心理测试,那么点击选项的同时就可以直接跳到下一题;如果是开户申请,点击选项后通常还是需要手动点击确认来进入下一项,这时候,“确认”的步骤就必不可少。
2)减少键盘输入
和点击操作相比,键盘输入的门槛要高很多。所以有可能涉及信息输入的场景,都要尽量去猜测用户状态,提供选项来降低输入内容所带来的阻碍感。
例:用户购买时余额不足,此时去充值,如果用户打算自定义金额,补足金额不够的部分是第一选择,可以提前填好数值减少用户操作。
在用户陷入困难时提供帮助,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者专业性强的功能、业务,用户在处理过程中,是会遇到一些困难的。
要善于发现用户的困难,并且采用主动的方式去告知、解决;而不是寄希望于埋藏在角落里面的“帮助中心”、“在线客服”。
例1:发布内容未过申时,明确标出未过审的字句、原因、建议修改方式。尽量避免让用户前往帮助中心查看说明,再分析自己哪儿写错了。
例2:填写投资开户的表单时,对于一个投资新手,他甚至不很明白不同投资的区别,却要在几种投资的专有名词中间,做个选择。这时候,用户可能会去搜索每个名词的含义。更好的做法,是在表单上提供说明,方便新手查看。
(2)考虑用户心情
每个应用中,都是有一些功能是能够提供愉悦感的。当我们希望用户做一些“向我们提供帮助但是没有获得收益”的事情,比如应用打分、填写调查问卷、参加用户访谈……
这些功能放置在较为愉悦的场景中时,能让当时的愉悦感去冲淡“没好处”或者“好麻烦”的感觉,提高功能数据。
方法四:利诱
无论何时,利诱都是最有效的方式。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
此类方法需要考虑的点包括:
预算。需要评估方案上线后,预计会花费多少钱,是否在承受范围内。
结算。方案涉及到的补贴,对正常业务结算是否有影响,有影响的话,该怎么进行结算,怎么查询。
配置灵活度。方案上线后,很可能应为业务变更、用户反响等多种原因进行变更。因此需要保证方案上线后依旧是可以灵活变动的。
是否要“看用户下菜碟”。是按照想改进的数据,将用户分层,越不健康的用户,给到越多的利诱筹码?还是对所有用户一刀切,采用一样的方案?前者的问题在于,一旦被用户发现,产品的口碑会必然下降。后者的问题则在于,利诱高了给不起,低了没效果。
之所以将这个方法放到最后,是因为觉得对于某个功能的数据优化来说,这的确是下下策。
作为产品经理,还是应该更多考虑提供产品价值留住用户,而不是用钱留住用户。烧钱无法烧出用户价值,因为钱改变的行为,也会因为没钱而改变回去。如果没办法提供长线利益,短时刺激就像回光返照,繁荣之后迎来的将会是彻底死亡。
具体优化点确认
从上述几个角度分析功能之后,应该已经有了基本的优化方向。但这些方向,哪些有用哪些没用,还要做进一步确认。
手段一:数据表现
从数据角度分析一个功能的使用流程,可以明确看出每一步的转化率情况。这中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法解释的数据表现,或者发现某一步转化率过低。
对这些问题点能够起到正面作用的优化方向,就是我们要寻找的。
手段二:用户调研
调查问卷或者用户访谈都是可用的手段。
(1)调查问卷
需要注意的是,要为用户提供选择,尽量少的采用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能获得的有效信息量是很低的。
试想这样一道题:“你觉得XX功能让你不爽的点在哪儿?”大部分用户的回答会是:“不好用”。而即使有用户提及了具体哪里不好用,从他们五花八门的表述方式中分析出有用的点,依旧是个大工程。
所以建议对功能做初步分析后,将可能的优化方向、其他问题点都提炼成选项,让用户做选择。
当然,实在没有头绪,通过开放问题集思广益也不失为好方法。
(2)用户访谈
需要注意的是,让用户描述自己的使用方式和困惑,不要提供选择。
用户访谈就是一个超长的调查问卷,因为在问题数量不受限,所以能通过追加开放问题的方式来核实用户回答中的细节。这种方式能够避免选项对用户造成的倾向性诱导,但同时也会有样本不足、资源耗费较高的问题。
手段三:竞品分析
首先,你在考虑的优化方式,可能是竞品尝试过,觉得效果不好又推翻的。多看看竞品在这个功能上的尝试,有助于帮忙避免一些早已被踩过的坑。
其次,竞品有时也能提供一些好的点子。虽说天下产品一大抄,但会抄和不会抄差别还是很大的。竞品分析不是说看到其他应用做了什么,就立刻也做什么。
会抄的人,看到的是,这个功能是否适合所在的应用。适合的话,为什么是这样的;不适合的话,又为什么不适合;如果我的应用做类似功能,会有效吗,契合点在哪儿。
优化后验证
功能改版后的数据对比是最基本的产品工作,就不多说。
一个小的细节点在于,最好确认下,在功能优化的前一个版本,相关功能的埋点是完善的,以免出现历史数据不全,无法对比的情况。
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
相关阅读
与C端产品竞品分析相比,B端产品做竞品分析有哪些注意点?与C端产品竞品分析相比,我们在做B端产品竞品分析时有数据来源有限、公开信息
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来说,如何提高用户粘性呢?作者从运营和产品两方面分享了一些看法。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大热,互金平台也如雨后春笋
听音乐已经成为大众生活日常,但对于不少人来说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偶然听到一首好听的音乐,却不知道歌名也不记起歌词,脑海中只有
10月11日,第一届住房租赁产业联盟大会在中国大连成功举办,云丁成为建信住房租赁产业联盟首批签约成员单位,独家提供租住智能管理整体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的公司为了推广新产品,在人群密集的场所搭起舞台进行路演,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最终自己的产品也被销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