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微信
天天用微信的你,还记得微信出现以前,我们都在用什么吗?
记得还在读小学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一本少儿杂志,在那本杂志的每一页底部,都会有一条「一句话交朋友」信息,后面紧跟着的是对方的收信地址。
年纪尚小的我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了一封信,放学后屁颠屁颠的走了 2 里地来到邮局,花 5 毛钱寄出了第一封信,交到了第一个笔友。尔后,每次寄出都是维持一个星期的期待,每一次在门卫室收到回信都是一次惊喜。
然而,现在这种等待的喜悦或许已经有很少人能感受到了,毕竟有什么事,发个微信就好了,方便又快捷。
根据《2017 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在去年 4 月,微信占据了用户平均每天花费在移动应用中时间的 29% 左右。而中国用户平均每天投入到移动应用的时间为大约 31 亿小时,投入到微信的时间就约为 9 亿小时。
天天用微信的你,还记得微信出现以前,我们都在用什么吗?
见面:从线下走到线上
以前还没有手机的时候,要约一个人见面多难呵!确定的时间,准确的地点,最好是戴着一个手表准时赶到赴约地。要是时间或者地点记错了,那好不容易精心安排的一次约会就泡汤了,甚至还会产生误会——无法联系到对方,导致你不知道他是忘了,还是记错了时间,又或者是故意不来?
后来,我们开始发短信,还记得当时报纸上「男女朋友热恋期间短信费高达数百元」的新闻经常见报,也是那个时候,很多人学会了如何使用九宫格拼音打字法。
然而,1 条 1 毛钱的短信还是让人在发送时仍有顾虑——虽然不贵,但也经不起一天几百条这样的发,家里有矿吗?
尤其是对于许多成年人来说,如非必要,很少用短信来闲聊唠嗑。
而真正改变我们的短信息沟通习惯的,是在 2009 年。
那时,我手里还揣着一台 Symbian 的诺基亚手机,朋友兴冲冲的跑到我的座位上三下五除二的告诉给我装了个 WhatsAPP,并告诉我:
这个东西是免费的!你只要打开数据流量就能像发短信一样给我发信息,想发多少都行,还不用一条交 1 毛钱给移动!
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又跑去安利其它人了。之后那一个下午,我都沉浸在侃大山中,在聊天群组里畅享无限制聊天的新奇感。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我的 WhatsApp 里来来去去还是那几个头像,想要联系个其它人还是得发短信。这种使用人数的限制很快使我失去了对它的宠爱——一个只能联系到 5 个人的社交软件,算什么社交软件啊!
没过多久,朋友手机桌面首屏图标又从 WhatsApp 换成米聊,这一次我没有下载,内心总觉得,这次大概也会和上一个一样坑吧,然后继续用着我界面简陋的手机 QQ。
直到 2011 年的一个聚会散场后,一个刚认识的朋友问我:
我加个你的微信吧,方便以后联系。
我惊奇地反问到,微信是什么?
后来,我才知道,已经拥有手机 QQ 的腾讯竟然又做了一个叫微信的社交的软件。登陆之后,竟然还有不少的 QQ 好友在用这个东西。
也是从那以后,我的熟人社交就都是微信了。
微信最好的时代
要知道,在 2011 年的时候,米聊是先于微信推出的,并且已经拥有了不错的用户量和口碑。为什么腾讯的这个「后来者」能够迅速「上位」?
实际上,在 2010 年的时候一款名叫 Kik 的即时通讯软件发布了,在短短的 15 天内就吸引了 100 万名使用者。而小米和腾讯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一款 app,并先后脚推出了米聊和微信。
对于米聊而言,幸的是它们更快;不幸的是,用户数量激增导致米聊的服务器与网络质量不佳,用户体验急剧下降,甚至经常会发生某个地区的米聊用户集体掉线的情况,而这直接导致了米聊用户的下降。
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显示:到 2011 年11 月,微信的日增用户数峰值已达到 20 万,且没有动用 QQ 的用户资源。到 2012 年 3 月 29 日凌晨 4 点,微信的用户数量突破 1 亿。
微信是怎么完成「完美逆袭」的?
1. 超级引擎,刀刀致命
不少人都知道,在微信之前,「微信之父」张小龙是 QQ 邮箱的主要负责人,因此,除了通过匹配用户的通讯录来增加微信用户之外,微信初期的许多用户都是从 QQ 邮箱来的。
当时,腾讯还没有启动 QQ 对微信的资源支持,只能靠着在 QQ 邮箱的首页投放微信广告,和在微信里引导用户发去发邮件,来邀请好友加入微信。
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早期的微信用户大都是走出了校园、进入职场开始使用邮箱的「高端用户」,相对于 QQ 五彩斑斓、花里胡哨的 QQ 秀和各种装饰,微信的简洁、优雅,更受它们的喜欢。而最早,微信的口碑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用户群体中传播出来的。
但真正「引爆」微信的还是 QQ,除了一开始就有的用 QQ 账号直接登录,在微信的 2.2 版本里终于实现了「QQ 离线消息」这一功能,直至 2012 年 3 月 29 日凌晨 4 点,微信的用户数量突破 1 亿。
这下好了,几乎你原来储存在通讯录、QQ、QQ 邮箱的熟人关系都可以毫不费力转移到微信了,但这就足够微信发展成今日 10 亿用户的体量了吗?
显然是不够的。
熟人是怎么来的?
熟人是从陌生人转变而来的,在囊括了你的熟人关系链之后,微信便开始从用户的陌生人关系链下手了。漂流瓶、摇一摇、扫一扫二维码名片,这些风行一时的功能正是由此目标出发而来。这三个功能正像是李寻欢的飞刀,不多,但是刀刀致命。
至此,微信无论在用户体量上,还是关系链的丰富程度及功能上,以及远远抛开了国内同类型软件,真正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受欢迎的即时通讯工具。
2. 蓄一池活水
吴晓波在《腾讯传》中写到过这样的一个场景:
这是 2011 年 11 月的傍晚,我与马化腾站在深圳威尼斯酒店的门口,临分别前,他教我下载微信,并告诉,微信是腾讯新上线的一个产品,已经有 3000 多万的用户,并且每天新增 20 万。『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这是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语调低沉,不容置疑。
在 2010 年 11 月的时候,曹国伟就在首届微博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新浪微博的用户达到 1 亿人,每天发微博的数量超过 2500 万条,而这仅距离新浪微博上线 14 个月。
作为一个兼具着通讯与媒体传播双重功能的产品,新浪微博的存在无疑严重挑战了中国「社交巨头」腾讯的地位,也成为腾讯心里的一个结。不久,腾讯就迅速推出了对标产品:腾讯微博,尽管同样倾注了大量资源和流量,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而能让马化腾说出「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的产品,正是微信。这个被称为腾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第一张站台票,在今日对比与新浪微博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其用户的「真实活跃度」了。
以我开篇所提到的 WhatsApp 为例:为什么「抛弃」了它?
一是因为无人可聊,而是因为原本可以聊天的人也逐渐沉寂,即时通讯软件里的关系链逐渐僵化。
显然,微信深谙此道。在确保你「有人可聊」之后,大胆地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在微信里做了个社区——即推出朋友圈。这个功能几乎在一推出就受到了用户的欢迎,每个人都在朋友圈里发表自己的状态、想法,为别人的日常点赞、评论。
为什么会如此顺理成章,微信这么做的原因又是什么?
实际上这个路径就和我们的手机通讯录一样,每个人的关系链里,总有一小部分是你的高频联系人,而其中大多数则是「沉寂人脉」——你几乎一年,甚至三年都不会主动找它聊一次天。如何激活这部分「沉寂人脉」,让搅活这池沉寂的死水让用户能更频繁地交流信息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朋友圈顺势而生。
张小龙本人 2012 年在知乎的一个回答曾经提到:
个人对用户体验的目标是,做到「自然」。
而人本就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从原始社会离群索居,到渐渐建立起群居部落,再到庞大社交国家的建立。我们天生就寻找群体的归属感,并且渴望通过信息来缩短、保持不同个体这件的距离——关心他人的状态:他干了什么、去了哪、现在长什么、情感状态如何……——来建立独特的安全感。
而朋友圈或许正是打动了这个「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才能发展得如此自然。
微信好友单聊、微信群聊、微信朋友圈。我们每日都在微信的这个生态系统里进行无穷无尽的信息交换,构建自己线上社交关系链,直至今日,仍是如此往复循环,生生不息。
后记:超级应用的下一步
之所以会写这么一篇文章,是因为朋友有一天突然问我「你还记不记得,没有微信以前我们都在用什么?」,这不禁引起了我对过往的追溯和思考。
为什么微信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长为一个国民级的超级应用,承包了我们绝大部分的社交需求?
一个产品的成功,自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抽丝剥茧,回顾产品的成长历史,或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其中的一些必然。对于知晓程序的粉丝而言——大多都是微信的重度用户(今日国人,又有多少不是微信的重度用户呢?笑),相信这些必然能够让你更好的了解微信这个生态。
当然,区区一篇文章是不能讲述微信的全部:公众号、商业化、微信支付、小程序……在一个十亿用户的超级应用面前,微信可以探讨的太多了,不止是国内,甚至很多国际上的互联网行业人士,都在密切关注、研究着微信。
微信,这个超级应用的下一步将会落在哪里?
相关阅读
直播火了。连麦直播在火的路上。那么,这些连麦技术方案,真的能连吗?本文将常见的,不常见的直播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各位同学自己甄别。
分享一下7年来工作时用到的工具,链接比较多,没有一一检查是否能正常下载,若链接有问题,可以在下方留言。 如果对软件测试、接口、自动
从MSN到QQ,再到微信,我们通常在即时通讯工具上打招呼都会发个“你好,在吗?”,这样的开场白很熟悉,貌似人人都遇到过,所以啊,这种截图一发,
网站快照就是搜索引擎在抓取网站数据的时候,对网页进行的一种抓取缓存处理,以便用户打不开原网站的时候,依然可以正常查看网站的内容
PDF怎么转换成Word?在办公的时候我们总避免不了与各种格式文件打交道,说到最常见的应该就是PDF转换成Word文档了,那如何将PDF转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