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ck
我曾是slack的第一个产品经理。很感激那段时光中,让我学习到了帮助产品和团队成长的东西。现在我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第一部分:峰谷
尽管Slack得到了很多关于其设计细节的称赞,我觉得它的秘诀在于使用的起伏感。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独特之处,Slack也是如此。秘密在于你关注哪个部分。
你可以建立一个“平平”的产品:所有的部分都如它所需要的那样好。但是,因为你的产品没有独特之处,如何能让人记住它呢?如何能让它激发用户的热情呢?赢得市场凭借的是让人印象深刻。
每个产品都有一张寻宝图用于解锁其真正的价值,其中会包括一个山谷。但是如何让你的客户向山谷出发?出发后,如何让他们愉快的穿过山谷呢?“高峰”能够帮助回答这些问题。
在Slack,我们总是尝试在过程中去添加一些有趣的细节。
Paul Buchheit曾经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如果你的产品很棒,它就不需要只是好而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挑选3个关键属性或特性,把它们做到非常非常好,然后忘记其他的。”高峰不需要太多。
事实证明,聚焦产品的“三个关键属性”的产品交付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好的产品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做的仅仅超过最低限度,而是在某几个地方有些闪光点。
建立产品的高峰和低谷。是的,1.0的版本在某些地方不大好看,甚至一些竞争对手有的大模块完全没有。但是你需要寻找机会去激发乐趣。这让整个使用过程十分愉悦,高峰的光辉会让人们穿过低谷。
1. 高峰是什么?
这里有一个Slack的很简单的例子。你可能已经见过类似的东西1000次了。你确定要删除吗?发送?保存?回复?这类警报存在是为了让用户做出一个不可恢复的决定的。
奇怪的是:大多数情况下产品不会给你如何决定的指导。事实上,它们甚至会阻碍你的决策。
在Slack,我们有很多的标准模型来处理各种警示。但是这不仅仅是一个警示,所以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使用了各种方法来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提示有多少人会受到影响,在哪里受到影响有助于理解和量化。10个人并不会有很大影响,要是1000个人就要慎重了。我们预计这个功能会由管理员或者专家用户使用。但是这个设计的亮点(高峰)在于:公鸡。
有时候,即便是小小的决定也会带来压力。如果你决定修改你的信息,你可能会觉得不通知这些人不大好。如果你决定发送,你可能不大愿意去打扰到这么多人。
不论选择哪种方式,你都有一个友好的朋友向你保证一切都好:有的时候你只是不得不打鸣(群发)。
第二部分:伟大的创意,伟大的故事
我曾是Slack的第一个产品经理。很感激那段时光中,让我学习到了帮助产品和团队成长的东西。现在我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Slack一向被各种媒体和报道所追捧。原因在于其增长速度飞快,并且得到了著名CEO的帮助,但还有另一个Slack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他们讲公司背后的伟大想法的故事。
作为我前创业公司YesGraph的创始人,我们的公关质量和数量不值一提,但我们确实有一些伟大的想法。
Slack告诉我,如何将伟大的创意变成广为流传的故事。
何为伟大的创意?
伟大的创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概念,还是大多数人没有预见到的未来愿景。想到Peter Thiel提出的一个问题“人们愿意追随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伟大的公司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伟大的创意:与市场背道而驰。
每年都有无数的公司支持这样的观点。那么,他们的创意去哪里了呢?当然,每年也有无数的公司倒闭。但即使是这些支持者他们会常常忘记创立的初心,而被内部政治的现实或财务数字分散注意力。最好的公司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创意。通过不断地向世界讲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创意会从“背道而驰”变成常理。Thiel称之为 “秘密” ,以反映其十分罕见,但这些都是广为人知的秘密。
讲故事是一个用来吸引你的公司的注意力和独特创意的重要工具。当你的创意传播开来后,尽早推广宣传将会获得丰厚回报,这个回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所以,对于告诉内部员工和外部媒体的数量及质量有限的故事的大多数公司来说,这不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数量及质量有限的故事通常被描述成:新的投资!成长里程碑!关键合作!要知道这些只是经营业务的技术细节,很少有人会通过这样的故事来激发灵感。
你可能一斤更有了一两个伟大的创意。那么说出创意后背后故事吧!这些故事将帮助你抓住人们的想象力并将你的创意推广到全世界。
1. 什么造就了伟大的故事?
来自Slack的一些故事的例子:
Slack: 邮件杀手:Flickr 联合推出Slack,一个邮件杀手。邮件终将消亡! 消除所有浪费!
Slack: 组织变革催化剂:“我们致力于检查信息过载,减轻压力,提倡用一种新能力来提取迄今为止被忽视的企业档案的巨大价值。我们正在创造更好的组织,更好的团队! ”
Slack: 超狗任务的成功故事:Flickr联合创始人不太可能从游戏失败中再次获得成功。这是一个你需要知道的关于Slack创始人的故事。
Slack: 下一个微软:“不是一家已有的,战战兢兢的,可怜的公司在东山再起。不,它不想成为敢死队-史泰龙时代的微软,它想成为洛基/兰博史泰龙时代的微软。Stewart让Slack成为你所需要的微软的一把钥匙。”
Slack: 多样性是核心价值:“无用的” 文科学位已经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门票。Slack的CEO在南卡罗莱纳州的枪击事件上发表评论。
Slack: 不需要市场推广实现快速增长:Slack 0市场预算达到10亿美元估值, 其CMO表示“到目前为止,Slack没有做任何广告,完全通过口口相传。”
这些文章从各个角度生动、真实的讲述了Slack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不是一个聊天软件,而是让你的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愉快、高效的产品。没有巨额的估值,只有特立独行的CEO创建了带给人们更多价值的软件愿景。不是为了其自己的发展,而是带给用户给多的利益。
Slack到目前为止尚未制定市场营销预算,但是它讲述的伟大故事就是其营销策略,这是最好的策略。
第三部分:单一指标是不够的
我曾是Slack的第一个产品经理。很感激那段时光中,让我学习到了帮助产品和团队成长的东西。现在我将这些内容分享给大家。
现在许多初创公司专注于优化单一指标。甚至更多的关注于一个主要的数据源:分析、A/B测试、社交媒体、销售、售后支持、内部讨论等。将一个产品的细微差别归结为单一指标使得事情变得简单,但是产品开发本身就不简单。在Slack,我们不会对某一个单一指标数据过度研究,单一指标或单一数据信息不足以真正推动产品开发。
一个关键原因是平衡:指标提升很少是没有代价的。你发出的邮件,有的会被点开阅读,有的不会。你添加的特性,可能会造成其他特性的使用障碍。用户的花费伴随着对产品和服务期待值的提升。更糟糕的是,单一指标经常会打破这样的平衡。在分析报表上展示了用户数量的增长,但其实用户满意度并没有提升。当在Twitter上获取到用户反馈后,很容易忽略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有些得失平衡很明显,但是有些却比较模糊或者是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观察到的。专注于迎合现有客户会限制你的成长并进入新市场吗?新用户的涌入会使得售后支持过载,最终败坏产品名声吗?立即修复缺陷会体现你的快速响应,还是稍稍延迟并进行更有意义的改进更好呢?类似这样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它们需要系统的理解你的业务,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指标框架。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伸手摘星,但是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网。
首先,选择可以达到具体愿景的清晰目标,并对其进行广泛的沟通。清晰的目标可以帮助每个团队,每个成员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并且找出他们所承担的任务可以为这个目标做出的贡献。
在公司和团队层面创建公开的目标文档,让每个员工将自己的工作与公司的使命连接。
其次,建立你的安全网。其实,愿景是在未来想要实现的一系列赌约。如果这些赌约无法应验怎么办?这些想要做出的改进的反面是什么?不是每一个决定都需要进行详细的成本效益分析,但需要思考这些问题。
每一个产品的决定都是一种权衡,要确保你两边都考虑到了。
Slack的指标
当我加入Slack的时候,好评已经蜂拥而至。虽然我们刚刚上线,但那些早期用户非常爱我们。这些这些用户不多,但增长空间很大。那我做了些什么呢?
我检查了一些数据,这些数据表明有一些像我们一样的小的技术团队有些不和谐的声音。当然,他们喜欢我们的产品,但是他们知道我们的产品未来是需要支撑更大的团队应用的。所以我开始拜访Slack超过100+人的大型团队。
这次经历让我大开眼界。我和那些天天使用Slack的人获悉,他们从来不会给@lackHQ发支持请求。他们总的一些人喜欢Slack,但是平均来说爱恨参半。我关注到他们觉得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他们的痛点在哪里,以及什么地方他们完全没有注意到。接着,我们对通知和搜索进行了改进,从而缓解了几周内最严重的问题。
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大型团队客户,但是因为知道Slack未来是需要支撑这部分用户的,这帮助我们去关注和定义之前我们忽视的一些指标。透过用户对产品的喜爱,我们发现了待改进的空间。
未完待续……
相关阅读
10年前,我加入阿里B2B国际事业部,从事用户和数据分析工作,作了3年用户研究、数据分析之后,毅然决然的转型,走上了产品经理这条黑道。而
这两天拜读了吴建斌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记录下几段自己觉得好的文字: “作为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管理、业务及技术学习。所
今年我上大学了,就读于北影表演系,这是自我成年之后第一次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走进这个崭新的校园。大学校园与高中完全不一样
我因为在迅雷年资稍微有点久的缘故,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不少失败的项目。大部分项目失败了以后,大家就收拾下心情找换个项目继续干活
“美版钉钉”亏损扩大股价狂跌13% Slack神话即将破灭?
9月5日,Slack发布2020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表示,其营收同比增长,亏损同比扩大。具体来看,营收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58%。归属于普通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