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加点
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碎片化,第二个是个性化,第三个是场景化。如果把这三点往下拆分,内容化和社区化是这三个关键词的精华提炼。
第一次写的文章效果还不错,有订阅的朋友留言私信都催着更新,那就写第二篇试试吧,反正招牌总是要砸的,指不定就是这一篇。
看了平台上大部分的文章不是讲述产品经理的成长过程就是码字概述PM日常工作,我想应该给自己找点麻烦,来尝试写写社交和工具这两类最常见产品的关联,比如工具类产品转型加入社交元素。
实用的工具类产品拥有海量的用户群体,但是难以变现,比如墨迹天气,目前互联网产品最主要变现的方式是依托售卖广告,但是走广告变现这条路就必须满足两个小要求:用户使用频次高和用户停留时间长。
于是,大家开始了“工具——服务/内容——社交——平台”的漫长转型之路,希望通过社交来增加用户黏性,占领更多用户时间,同时还能够构建用户壁垒,缩短变现路径。
转型过程中,大部分产品都夭折了,不是所有工具类产品都可以转型社交去做平台的,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无法跨越的天然边界,决定其能否破界的是两端的场景匹配和基因连接,比如做某网络招聘产品去延伸上下游业务链条,切入职前培训(某某蛙)和企业人事saas云平台管理(某森),这就是正常的转型,因为业务基因的相似度。
一款适合社交化的产品要满足两个小条件:
用户借助工具产品解决的需求可以产生足够话题和讨论,进而沉淀出UGC内容;(最常见的就是跑步类APP)
让用户有分享的欲望。
前面背景啰嗦太多太长了,回到今天文章要写的主题:如何为一款工具产品加点“社交”元素?
先说说对工具产品的定义:工具类产品是指工具属性占主导的产品。工具属性是一件事物可以弥补人们认知和能力的缺失,提升效率,节约时间的属性。极致的工具类产品是能高效地解决用户问题,用完即走的。在这里要小小质疑一下龙哥年初说的“用完即走了”,既然微信定位是一款工具类社交产品,为何要叠加如此多的生态子功能(广积粮高筑墙),在层层叠叠的场景吸引下用户哪会聊完天就即走。
不想背上植入软广硬广之嫌,给产品打上马赛克,简称产品A,在线教育行业,帮助高考学子填报志愿的工具产品。
工具产品A做社交的三点思路(欢迎文明交流探讨):
1.第一步剖析A产品所属行业特性,定位需求本质
A属于在线教育的工具类产品,核心用户群体是学生,买单客户是家长,产品重要媒介之一是老师或校方。产品用户牵扯的群体比较分散,但是存在同一强标签属性,围绕共同一个主体“高考”可以产生话题关联。
A产品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战略,来二者择一,选择学生群体或者家长群体,评估资源投入,开始自己的平台化路线。
2.第二步抓住核心群体,梳理KOL关系链
产品A想转型搭建平台里最需要抓住的重要角色是学生,因为学生群体存在成长过程中消费的周期性,所以选定社区的主体是学生。
随手举个例子,打着高考志愿填报工具的旗号,聚集学生用户后,建立高考学习社群,交流学习心得,定期邀请志愿填报专家科普PGC内容,引导讨论分享,贴吧模式。
3.第三步让用户与工具本身产生社交互动,刺激成长
执行完第二步制定的运营策略后,社群的基本氛围已经形成,这时候需要运营逐渐去专家化(摒除专家标签),去高考话题化(摒除单一话题标签),伴随着用户的成长进入高阶段的需求服务轨道,比如大学四六级、留学游学等,让用户跟着产品成长,有所贡献,自发产生多元化主题的ugc内容。
关于第四步的发展,主动权就掌握在社会大环境下了,向左可以做封闭校园社交——校内网前身,向右可以做闲鱼转转类二手物件交换,向前可以直接做百度贴吧,向后可以转职业社交或大学生招聘,哈哈哈哈哈,灵活多变,进退自如。
如果是以社交为出发点再融入工具属性,那玩法就完全不一样了,个人单纯的认为社交产品增加工具属性相对而言会容易一些。
相关阅读
uka导语:说起社交微信,很多人都知道微信是依靠熟人社交关系火起来的,正是因为App中的好友都是熟人,彼此间都相对信任,可以从这样的现象
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有一个社交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那就是阿里的社交定位从生活圈转向了工作圈,宣布着阿里正式迈入了场景社
从全球市场来看,UGC短视频社交已经成为一个正在全面爆发的行业。而可以预测的是,参考Instagram Stories对Snap的冲击,微博故事的推出
喵哥喜欢看NBA,原来最爱飘逸的麦迪,他退役多年造成的归属感空档,最近终于被库里补齐,忙里偷闲看场勇士的比赛直播是一个简单的需求,现
弹性社交网络,一个在目前这个时点谁都不能解释清楚的新概念;但关注移动互联网的朋友都知道这个概念最早来自于Color。关于Color,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