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一、产品是什么?
归根结底,产品是一门生意。不论多么复杂的产品,都可以拆解成一桩桩生意。
举个例子,咱们来看看知乎。
很多人觉得知乎和百度知道很像。实际上,百度知道是为了解决提问者的问题,并提升百度搜索的丰富度和满意度,其做的是搜索的生意。而知乎,做的是内容的生意。
在知乎,提问者是否满意并不重要。问题提出来之后,其他人可以随意修改。哪个答案好,也不取决于个人好恶。任何人都可以点赞,感谢和没有帮助,来改变展示权重。
知乎设计了大V推荐和官方推荐两种模式。打开知乎,你看到的是你所关注的大V的时间线,和菜头给谁点了赞,王琢又写家具答案了。这是根据你的(你爱的大V)的兴趣推荐的,同时知乎官方也会推荐。这就保证了你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新奇的玩意儿。
设计了收藏夹,你还能关注收藏夹;设计了当前最热,让你看到当前最火爆的话题。
而以上的这一切,都让优质的内容第一时间浮出水面,让内容的制造者获得比百度知道的积分高得多的奖励,这一切保证了知乎的内容产生。
聚集了大量优质内容的知乎,就可以从两个方向去变现:
一是内容制造方,优质内容的付费获取,目前的尝试是值乎;
目前知乎的广告还很克制,未来应该会在这一块有大动作,目测是基于兴趣的实时竞价广告。
图解知乎
二、产品和运营的关系
那么产品和运营,在做这一门生意的时候,扮演什么角色呢?产品,负责搭建起这门生意;运营,则是验证这门生意是不是行得通。注意,验证可以是先于产品的。
《精益创业》里提到过一个例子,一家公司想做一款办公软件,但不知道有没有击中用户痛点,运营就先做了一个假视频,介绍有这样一款应用,具有什么什么功能,放到网上之后吸引了大量的点击,很多网友留言问在哪儿可以下载到。于是,这家公司加班加点地抓紧开发,终于大获成功。
大到公司方向,小到产品的某个功能,运营都可以用低成本的手段,以活动或传播的形式帮产品探路。而产品成型后,运营则需要在合适的阶段,用合适的手法,引入合适的用户。
举个例子,笔者之前所在的一家在线教育公司,与教育部达成了合作。教育部需要做火灾预警的宣传教育,方式是用户注册APP后在上面做题。
然而这个教育仅针对低龄学生(幼儿园到一二年级的孩子),导致App在短时间内涌入大量的很小的孩子和家长。而App主要功能是真人在线答疑,其实主要面对初高中生(小学的题家长一般能搞定)。所以这批用户对App目前的价值并不大,而且严重影响了社区交流的氛围。
更进一步的,这批用户很可能会影响运营和产品对自己生意模式的判断,将产品引向错误的方向。
三、如何理解一门生意?
1、LTV与CAC
先普及这两个概念:一个用户从注册到卸载,整个生命周期为你带来的全部利润(注意是利润不是收入),是LTV(Life Time Value);而获取一名用户的成本,是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可以说,LTV与CAC,是衡量一门生意的标尺。
生意分为两种:
(1)LTV>CAC
这类产品,一般有着非常明确的变现方式,这时运营只需要持续不断的洗入用户就可以了,越多越好。
(2) LTV<CAC
短期内无法盈利,一般缺乏明确的变现方式。但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特性(人人皆自媒体),只要产品是真的解决了某个问题。那么一旦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比如几十万、几百万的真实注册用户、甚至活跃用户,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增长。所以此时的推广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更快的达到这个点。在这个时候,评判推广的最好标准,就是是不是有利于你更快的达到这个点,像刚才说的在线教育的case,就对这个点并没有什么帮助。
2、产品模式、市场环境和用户特点
对于一门生意,我们可以从产品模式、市场环境和用户特点三个方向去把握它。我们举一个LTV>CAC的case里,相对简单的一款产品:积分墙。
(1)产品模式:
积分墙的生意很简单。广告主(CP)需要下载量;生活中有很多人有零碎时间想赚点钱。但是广告主直接找人,比如论坛发帖:谁来下载我一个游戏,给你2块钱,一是操作成本太高,二是不具有可持续性。
于是就有了垂直积分墙,连接广告主和用户。积分墙作为执行方,承接CP的需求。之后通过任务列表的方式展现给用户。用户从上面领取任务,完成下载、注册、试玩等任务,然后拿到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到支付宝或者微信里。
同时,大规模的下载行为,对安卓来说,主要的意义在于做数据(为了钱去下载你应用的人,后续留存都会非常差),对iOS则有着更深的意义。因为app store的闭环生态,CP能做的事情不多。大规模下载可以改变应用在免费榜、付费榜、或者关键字榜单的排名,可以通过积分墙影响榜单,让应用获得自然的下载。
(2)市场环境:
2014和2015年积分墙很火,原因主要是以下两点:
1)移动互联网突飞猛进,热钱多;
没融到钱的,要做数据融钱;融到了的,要做数据给市场,给竞争对手看。而积分墙,是最廉价的起量平台。
2)用户有好奇心。
那个时候的用户,自己就会去App Store总榜去看看,有什么自己没玩过的应用,下载看看好不好玩。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用的资源,即任务,分为大型应用(BAT旗下)和小型应用两种。大型应用对量的需求持续的。小型应用则是偶发性的。
这样,一个用户进入的时候,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几个、十几个大型应用的任务。之后则是偶尔能拿到小型任务。
(3)用户特点:
用户完成1个任务,大概花费5分钟,一般会得到1-2元奖励。这样,一个新用户可能在1-2个小时内,拿到10-30元奖励。之后,可能1、2天能拿到1元奖励。
平台对于用户的价值很简单,做任务赚钱。那么什么样的用户是垂直积分墙的目标用户呢?
缺钱。缺钱的人才会拿1块钱当钱;
无聊。有大量闲散时间的人才会花一个小时下载App赚10元钱。
两个维度交织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目标用户群:
1)他们应该是三线城市用户,或者1、2线里没钱的年轻人
原因:三线城市物价低,1元钱是钱;三线城市的工作一般较清闲,但缺乏娱乐方式,所以无聊时间较多。
2)垂直用户群包括:
孕妇宝妈(女性,更热衷于省钱;行动不便,宝妈要照顾孩子,时间零碎且无聊)
工厂工人(收入低;工作极其无聊,晚上也缺乏娱乐方式)
三线城市学生(缺钱;无聊,除了打游戏没别的消遣)
上面三个用户群匹配度依次下降。
之后的用户调研和推广经验,证明我们对用户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
好,在明确上面三个点之后,我们来推演一下这门生意。
假设获取一个积分墙用户的成本是8元。前面说过,垂直积分墙的任务,一般是由若干稳定的大型应用和不定期的小型应用构成的。用户注册第一天,就可以完成十个左右的大型应用的任务。
假设每个任务给平台贡献1元利润,此时LTV已经大于CAC了。之后可能偶尔做一个任务,贡献1元。在任务少到超过他的容忍限度时,他流失了。
很明显,积分墙满足第一类生意,变现途径异常清晰简洁。所以我们看到,2015年下半年,垂直积分墙经历了一个井喷式的增长,市场里多了很多玩家。但是从2016年Q2开始,积分墙走向萎缩。这个生意不太好做了。
因为市场环境在变化。
首先热钱少了,改试创业方向的都试的差不多了,连模式很重的O2O都试的差不多了。没有明确变现方案的产品,风投看都不想看了。所以你看,今年直播火了。
另外,用户的使用习惯有了很大改变。看看现在周围的人,一个月能更新俩App就不错了。包括App Store的关键字榜单,大家都觉得没有去年效果好了,不吸量!过去可能我搜旅游,看看有啥好App,“哎,有个途牛看着还行,下载下来看看。”现在,是我知道我要下途牛,然后我去了App Store。即使搜索结果第一个是去哪儿,第二个是携程,第三个才是途牛,难道我会去下去哪儿和携程么?
创业代名词—3w咖啡厅的百度指数变化
市场变化,导致预算多多的大型应用,一方面数量减少,一方面削减这方面的预算。而新的App本来就少了,预算使用也更加谨慎。这造成了什么呢?就是积分墙的用户上来,发现只有5个应用可以做,做完之后苦等三四天,才又领到一个任务;然后又苦等几天,再领一个。请问会有人为了三天赚1元钱,而留着你这个应用吗?没意思嘛。
这造成了两个现象:
新用户对平台的贡献大大减少;
用户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最终的结果,就是LTV的下降。
但市场本身的流量在变得昂贵,因为经历了井喷式增长,竞争者非常多,而渠道就那么几个,用户被洗来洗去,这就使得CAC不降反增。
最终导致CAC>LTV,这门生意自然也就很难做了。
所以,我们在运营和推广一款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对产品的运作模式、市场环境和用户特点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两个标尺CAC和LTV的变化。
以上,是做推广的前提。
相关阅读
优化网站对于站长来说,都想让自己的网站在优化后得到最好的效果,比如排名更好、流量更大、客户更多和订单更多,而且这也是站长们所要
十一假期的时候接触PBdIGG到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有很多心得分享给大家。首先我觉得它是一款非常y优秀的php程序,依靠站长或编辑更新
协议是指计算机通信网络中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定或规则,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一种通信协议,它允许将超文本
在Android6.0(Api23)的时候,Android系统加入了指纹识别的api接口,即FingerprintManager,定义了最基础的指纹识别接口。不过,在AndroidP(A
人人都想脱贫致富,但是大部分人都没有实际行动。其实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在这个互联网全面爆发的时代,我们只要愿意付出,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