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
显然不是2(er4)B(bi1),而是英文to Business的缩写,不过,它与2C(Customer)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区别在哪里?自己做过给内贸企业用的CRM和进销存,应该算2B吧;做过给淘宝运营员工用的营销后台系统,也算2B;做过阿里内部在在线学习平台,这个算什么;做过天猫的某些垂直市场,和卖家、买家都有关系,这又算什么……值得想想。
人类社会的初级阶段,没有任何成型的社会组织,只有C,没有B,个体自给自足,最多,为了生存需要,产生了一些简单协作,比如配合狩猎,分工种地……至少在工具层面上,只有个人使用的。
所以,2B一定是随着「拥有很多人的组织」出现以后,才有的,这种组织,可能是国家政府(2G,我把它视为2B的一种特例),商业公司,等等。
第一个角度:企业vs 个人。
先按英文Business,商业来理解。目标用户不同,2B的产品是做给企业商用的,典型如ERP,各种SaaS系统,协作工具、客服工具、HR财务系统……但,企业里最终使用这个产品的也是某个具体的人,所以,此类2B的产品要同时面对企业代表(要不要买、要不要用的决策)和终端用户两种角色,当然,这两种角色可能重叠。
而典型的2C产品,相对简单,自己买自己用,但也有反例,比如婴幼儿的玩具。所以,是不是,2B的产品,还需要是一群人一起使用,才能完成目标的呢?
第二个角度:群体 vs 个体。
一个典型的OA系统,需要公司里各种角色一起用,一个B2B供应链的工具、平台,需要上下游一起用,才能产生效果。
不过,还是不完美,有的产品,比如「查询公司信息的工具」,一个人就能用,更偏2B,而一群人一起玩网游,也有协作,但大家不会把它看做2B的产品。貌似,2B还有个「工作需要」的属性。
第三个角度:工作 vs 生活。
2B的产品是生产资料,2C的产品是生活资料。比如,各种2D(to Developer,也是2B的一种特例)的工具,是工程师们吃饭的家伙,生产工具,效率工具。这类产品的用户多为专家,各种后台系统都是,对效率的需要超过了简单易用易上手,后者,就是典型的2C产品,美颜、拍照、社区……
工作是赚钱的,是渠道,是投资,是积累,生活是花钱的,是零售,是消费,是消耗。于是,让我又想到一个角度。
第四个角度:男人 vs 女人
综合以上三个维度,给个奇葩的角度,2B是男人,2C是女人,男人在乎目的与结果,女人在乎过程与感受。如何满足一个男人、女人,应该能给如何做好2B、2C产品有重要启发吧。而近年来,我们发现最受欢迎、有大成就的往往是「中性人」,同时拥有双性的优势。
类似的,2B、2C,没有完美的分类,甚至没有清晰的分类,它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概念,而是一条线的两端。
一端是2大B,接近于做项目,甲方乙方,另一端是典型的C类应用。中间的有2小B,用2C产品的一些方法,为上百万小企业做的钉钉,也有含2B属性的个人工具,比如有道云笔记,再加一点多人协作的元素。
相关阅读
一款成功的APP开发产品,产品的定位是极其重要的,产品定位决定了接下来围绕产品的一系列工作:如何确定产品工作的优先级?需要围绕产品
舒舟(阿里巴巴1688事业部):人们普遍认为,流程和工具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法和思路。话虽如此,不过我认为流程和工具也能反映一个设计师的设
很多没有入驻淘特莱斯的店家初次逛淘特莱斯都会觉得很多品牌产品价格很低的,心里都有疑惑,这么低的价格不亏本吗?顾客也有这样的
大家都说后台产品难做、要求高,这是有原因的。而且这个原因会超出我们的认知,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后台产品后台产品也被我们称为后
这次不谈用户体验,不谈情怀,不扯理想,好好谈谈产品节奏的把控。做产品经理久了就会很恐慌,大家都会谈几句互联网思维,都会说些对用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