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科技 产品经理
世界瞬息万变,有目的的试验比有目的的实践更重要。
故事要从爱迪生谈起,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爱迪生在这场比赛中起步晚了可不止一两站。在1878年,时年36岁的爱迪生才决定集中精力打造一个电灯泡——殊不知,当时已经有23位发明家拿出了早期的电灯泡(即弧光灯),并且其中一部分已经实现商业化,被大量运用在路灯和大型建筑内部照明等领域。
爱迪生肖像
那么,问题来了:爱迪生是如何在远远落后的情况下从一片红海中脱颖而出呢?
是不断的试验——很难想象,他和他的团队经过长达一年的时间内,不分昼夜的记性了千百次试验,才最终在1879年10月21日成功研制出了可供家庭使用的电灯泡。
爱迪生的一生,通过他的发明工厂,持续开创了多个数十亿美元规模的领域:电气、电影、通信、电池和录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放在今天,相当于集埃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马克·扎克伯格成就于一身的创新者。
爱迪生能够取得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的秘诀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有目的的试验。对于爱迪生而言,创办一家公司和创办一个发明工厂是一回事(创办公司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创办一家发明工厂来不断试验)。这套技术理论在当今时代依旧强大有力。
杰夫·贝佐斯曾说:“亚马逊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每年每月、每日每夜不断测试的结果。”在最近一次采访中,马克·扎克伯格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我最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的测试框架——在任何时间点上都不只有一个版本的facebook在运行,或许是上万个版本——这才是我们能够取得成功的秘诀。”
图片来源:CBS记者 丹·法布尔
贝佐斯斯和扎克伯格的意思并不是说试验只是众多策略之一,而是明确表示“试验就是策略本身”。本文将为您展示众多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是如何深思熟虑的试验并从中不断积累在专业领域和个人生活方面的成功机会。
为什么“一万次试验”胜过“一万小时”
或许,由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创立的“一万小时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成功公式。该理论的核心:无论任何领域,如果你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你都需要经过1万小时的有目的的实践积累。
然而,现代研究表明,该公式在解释成功原因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种不足在专业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调查还发现,有目的的实践可以在游戏方面带来26%的差异,在音乐方面是21%、体育方面是18%,教育领域只有4%,而专业领域甚至不足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我们的结论是“有目的的实践很重要,但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重要罢了。”
下面表格总结的结果足以让任何“一万小时理论”的虔诚信徒的重新思考:
这说明,在某些发展缓慢的领域“一万小时理论”还是起作用的——当然,如果你发现根本没有发生改变,也不要奇怪。但是,在快速变革的领域这种模式几乎不起作用,例如科技和商业。
爱迪生和其他杰出人物例子告诉我们:我们的努力方向应该是让试验数量最大化,而不是占用时间最大化。我们需要用1万次试验理论来代替1万小时理论。
纵观古今,科学方法比其他任何哲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进步都要多。所谓科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试验:提出假设——运行试验验证假设正确与否——分析试验结果,最终以试验结果为基础提出一个新的假设。
一万次试验理论,将原本已经在实验室里充分验证的“试验之力”带入到日常生活之中。遵循1万次试验理论,就意味着你每天的生活不再一张张需要完成的清单,而是像莱昂纳多·达芬奇一样拥有一份待测试的清单。
什么是达芬奇测试清单?根据其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回忆,达芬奇的一天是从一份写满未知问题的清单开始的:比如,为什么人们会打哈欠?为什么啄木鸟的舌头会长成这个样子?
在日常生活中,遵循1万次试验原则,意味着任何事情都不再是毫无意义的机械重复,而会变成从其中持续不断搜集数据的机会,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我们可以反过头来分析数据并不断优化。
比如,你有没有想过用新的提问来避免销售电话被挂断从而提升销售额?如果有,那么你所拨打的每一通销售电话都会成为你尝试提出新问题和搜集相关数据的机会,如此这般一番试验之后,你就能知道怎样拨打一通更成功的销售电话。
再比如,你有没有想过通过提升睡眠质量来获更好的工作状态呢?如果有,那么你就应该先去研究所有能提升睡眠质量的好方法,将最有效的那个排入自己的日程,然后通过睡眠追踪设备来记录睡眠时长和质量等目标数据,并据此对你的睡眠进行调整,从而让工作状态变得更好。
要践行一万小时理论,我们需要每天拿出三个小时进行有目的的实践,还要持续十年之久。我认为一万次试验原则践行起来同样有难度,但是它更可行,因为只需要你坚持每天做三个试验即可。
为什么“一万次试验”会成功
没有任何一个理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如果爱迪生的方法是通用的,那么就会在其他领域反复验证。实际上上,学术界已经研究这个现象长达数十年,下面就是我们研究的结果。
研究人员迪恩·基思·西蒙顿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在研究世界上最富创造力的杰出人士,并精心地剖析他们的职业生涯,试图从中寻找共有的模式。他发表了340多篇学术论文和13本书来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Who Makes History And Why and Origins of Genius: Darwinian Perspectives on Creativity》。
西蒙顿的研究有两个引人注目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大多数创新想法都是由少数“超级巨星”创造的——在任何一个领域,前10%的参与者创造了超过50%的突破。为什么这些超级巨星会如此成功,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的观点从一开始就很卓越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是这个问题让人好奇的地方。
另一个观点:超级明星产生的坏主意和其他人一样多——他们只是在不断的产生更多的主意而已。当然,更多的主意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失败,但不容否认,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会有更多的成功出现。
“格外引人注意的是,经验或专业知识并不能帮助富有创造力的人实现能力的明显提升。”西蒙顿写道,“有创造力的人,即使是所谓的天才,一开始也不会想到他们会在某种特定的智力或艺术方面赢得赞誉。”换句话说,根据这套理论,实现创造性的成功最大化的关键就是进行更多的试验。
**您可以读一读西蒙顿2011年的学术论文《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as blind Variation: Campbell’s (1960) BVSR Model After the Half-Century Mark》。
从健康到喜剧:一万次试验是个万金油
当你观察不同领域的最重要的成就时,你就会发现这个理论始终在发挥作用:
广告传奇人物本•克拉克和乔恩·邦德发表于《Fast Compan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得益于新技术和精益化商业方法的结合,世界上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每年都要进行数千次的试验;
在学术界,爱因斯坦最出名的是他的相对论,可是还需要知道他一生发表了248篇论文,相对论的成就离不开前前后后的众多试验。保罗·厄多斯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共写了1500多篇数学研究文章。1500多篇!尽管他的大部分论文都已被遗忘,但是也正是因为那些被遗忘的论文,才最终令他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在娱乐圈,SNL作为历史上最悠久的电视节目之一,每周都要进行一次激烈的头脑风暴、研究和重写剧本的试验,最终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呈现在电视观众面前;
《纽约客》发表的那些标志性漫画都是需要一系列过程积累:在这个过程中,50多名自由职业者每星期提交10个草图,每一个都要周详的考虑;
皮克斯,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工作室之一,为电影《Wall-E》的大结局设计了10万多个备选版本,没错,就是100000!
Pixar storyboarding Mini Doc
那些在个人生活中热情地拥抱试验的人也会获得巨大的收益:
桑德·莱姆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知名制片人和编剧,代表作有《外科医生格雷》《丑闻》以及其他的热门节目。她发起了一项名为“The Year of Yes”的试验,希望借此来对抗那些令人神经衰弱的焦虑问题,来限制自己过度的工作狂倾向,并敦促自己接受自己。与以前不断地说“不”正好相反,她承诺一整年说“是”。诸多的经历让她明白:要明确你的专注领域,就应该首先去尝试更多;
创业者张佳开启了100天的“接受拒绝”试验:他要在100天的时间内学会接受拒绝,学会接受这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接受甚至是有些恐惧的东西。
在100天里,他每天都强迫自己做一些多少让人觉得尴尬的事情,当然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怼(比如,要求在别人的后院踢足球),但他依然坚持这么做并自己录下所有的视频;记者伊丽莎白·吉伯特放弃工作和婚姻。
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她决定花一年的时间周游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她把这一年分为三个试验:饮食、祈祷和爱——她的经历最终变成了畅销书和电影;年轻的创业者Ari Meisel利用数据和试验来治愈曾经被认为是绝症的克罗恩氏病。
为什么“试验”叫好不叫座?
人们明明早就意识到试验之力的强大,却依然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为什么呢?我想,或许是有以下几个原因:
我们生活在一种痴迷于生产力的文化中:用更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所以我们在不断的追求系统化、自动化甚至是外包。
如果你有短期绩效需要完成,那么让你抽时间去培养一个无法预估明确结果的创造性过程,你会感到非常困难也非常不情愿。而那些真正对长期工作效率有效的措施往往在短期内不会显露明显的成效。何况运行试验是时间密集型的过程。
我们每天至少需要挤出15分钟的实践来进行一次试验,但有挑战性的是试验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告终。虽然现代社会的对失败的容忍度明显提高,人们可以接受越来越多的失败发生,但是大多数人面对失败时仍然会感到羞耻或失望。
直到我明白了试验背后的数学原理,我才能够克服我对失败的恐惧:
多多益善
如果你做了足够多的试验,你的胜算就大了。越往后试验的质量就会越高,随后的试验的质量会增加,您会更容易从中获得经验教训,这些经验会使你的成功曲线呈指数增长。
爱拼才会赢
正如杰夫贝索斯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文件中所解释的那样,一个大赢家支付的费用足以让所有失败的试验都能获得回报。如果你有百分之十的机会获得100倍的回报,你应该每次都下注,即便在十次中你会犯错九次。
众所周知,如果你想打出全垒打,你就必须要经常面对被三振出局的窘境,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打到本垒打。然而,棒球和商业还是有区别的,棒球的结果是被分数限制的。当你挥棒击球时,无论你的击球多么完美,最多也只能得到4分。但是,在商业中一次得1000分也完全是有可能的。
新技术推动新试验
新技术和新工具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减少试验的数量。相反,正是技术和工具的进步,才使得人们可以将越来越多的情况纳入试验的范畴,也使得试验的成本的时长越来越精准和高效。
现今的工具允许任何人按数量级来增加试验数量。新型的传感器、应用和服务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实现持续跟踪并协助我们分析所得到的数据。例如,在健康领域,这些新工具催生着许多新的试验——血糖水平、睡眠质量、心率、肠道生物群落和遗传学特征等等;类似的试验在许多之前试验难以涉及的领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人际关系、性、智力、幸福、生产力和个人财务,不一而足。
既然已经有这么多人在各自的领域里成功的进行了有目的的试验 ,相信我你也可以的.
我们从爱迪生身上学到的正是10000次试验原则。
爱迪生并不是仅仅想要变得更有创造力。他创建了一个试验工厂,是为了保证他和他的团队能够有机会不断产生新的发明。例如,爱迪生的目标是每10天产生一项小发明,每6个月就有一项重大发明。当他处于一个重大突破的边缘时,他会经历一个独特的过程,爱迪生称之为“拖拽”,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并测试成百上千种可能性。
我建议通过下面两个步骤来改变你的一切:
首先,至少要明确一个能够改变人生的重中之重的试验。虽然试验的道路都是从一个个试验开始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试验都是一样。有些试验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有些能够能够实现价值增长,有些则是改变生活,有些成功的机会渺茫,有些却能稳操胜券。
其次,当你在挑选第一个重中之重的试验时,你想要追求一种既简单又方便的试验。它具有改变生活的潜力,并且有非常大的机会获得丰厚的汇报。我们称之为“头奖”试验。
最后,我建议每天进行三次试验。当你开始一天的工作时,就要确定您想要执行的三个测试。然后收集数据,在结束之前分析结果。
有兴趣真正采取行动成为一名试验者?尝试一个月,或者30次测试,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相关阅读
发现很多小编写软文时,喜欢蹭各种热点,然而绞尽脑汁写出来的软文却不怎么样,我认为一篇好的软文其实是有规律的,如何写出一篇让人眼前
淘宝双十一从2011直到今年,促销的节日气氛一直以来都是有增无减的。一个好的营销节点,总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
@(项目经理考试学习笔记) 九. 项目的整合(整体)管理 把项目管理的其他九大知识域比作珠子,整合管理就是把珠子串起来的线,任何
即使是软文,还是着重强调一下,软文本身能满足用户的哪些需求,有价值有含金量的软文更受尊重。白开水式的软文,还不如硬广来的直接,自吹
论项目进度管理 【摘要】 2015年5月开始,我参加了公司面向17年销售的XXXXX机新机型的开发,并担任项目经理的工作。本项目在15年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