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走
引言
听身边同事转述的一个故事: 年前半个月,XXX部门HR突然找某人谈话,大意是关于离职后N+1赔偿问题,接着第二天就让走人了。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身边的裁员案例,当然了关于年前裁员、赔偿N+1之类的问题,想必其原因都很清楚了,但一个明天就立刻让走人的决定究竟对公司/部门、当事人意味着什么呢?
对公司/部门而言,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
1、公司只是行使了它的合法权利而已
丘吉尔的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这里可以将其扩展到公司/部门层面的考虑上来:没有永远的裁员,也没有永远的招人,只有公司的利益。当站在公司/部门层面来考虑时,不得不把公司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了,只要是直接、间接损害公司利益的事情,公司当然会”挥刀斩乱麻“了。
理智、客观地说,假如我们普通人站在公司高管层面来考虑问题,虽然未必100%会采取同样的行动,但在种种利益考虑面前,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让你来做出类似的裁员决定的。因而,从这个层面说,裁员行为是公司为了”自保“利益采取的理智行为,公司只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了自己的权利而已,虽然对员工而言结果看似”无情“。
2、公司趋利避害的一种表现
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创造利润,无论利润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所以一个之前新开拓的业务,一旦发现盈利能力有限,经过评估决定砍掉这个业务的时候,必然要决定业务人员的去留问题了。可以大致从两个角度来看:
- 趋利。砍掉不被看好的某个业务、业务人员后,可以放更多精力、资源在核心业务、或其他想开拓的业务中,间接的保证了公司更大范围内的业务。
- 避害。砍掉不被看好的某个业务、业务人员,对应的支出成本就没有了,避免在不被看好的坑里越陷越深了,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有利的。
对当事人而言,一个自我反思的契机
这里的反思,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 对被裁原因的反思。 是客观环境(比如部门整个被撤)导致、还是个人工作表现导致。如果是前者,那后续选择部门时需要多注意些什么;如果是后者,多反思自己的工作产出、个人能见度等等方面吧。
- 对部门整体业务的评估水平。这里是说,业务部门整体的盈利水平怎么样、稳定性如何、是否是公司的主攻/核心方向,这些内容不会有人明确的告诉你,但却需要你想方设法的弄清楚的。这里举一个身边的实际例子: 一个团队,主要负责线下的一个web系统的研发,但与其PK的是其他团队负责的是线上的盈利业务。经过一年多的”挣扎“,团队leader果断转岗到了另一个部门(当然是核心部门业务了),在之后的半年之后,该线下业务被合并到了其他业务中。也许谁都会做事后诸葛亮,但事前就能预测未来发展,这也是需要积累的一种能力,毕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是不太可能被边缘化的,进而到了被裁的地步,自己还一无所知。
- 自己对业务盈利能力的评估。这里不是员工自己的盈利能力,而是自己的工作对部门业务的盈利能力,这直接关乎到了你对于部门的价值。这里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自己目前负责的业务能实现多大规模盈利?公司什么情况下会决定立即砍掉这个业务?当一个部门、或某个业务的整体盈利不如预期时,那么涉及的相关员工,必然岌岌可危了。
- 随时另有高就的能力。东方不亮西方亮,今天离开岗位,是否明天就会有”落脚地“,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今天离开后,多久能找到下一个,又或是更好的岗位主动来找你呢?
吃一堑长一智
每当在跳槽、转岗等等有机会选择自己未来业务方向的时候,往往会纠结是去业务稳定成熟的业务、还是去有更大发挥空间的新业务中。这是一个多角度问题,不同人、不同角度、不同个人需求都有不同的选择,但这里想说无论是哪种选择,都需要统一关注的问题:
- 所负责的业务在团队、部门有无竞争力
- 对工作内容而言,自己可被替代的成本有多大
- 自己能否持续积累无论哪个业务/哪个公司都需要的一技之长
相关阅读
网上打字赚钱是真的吗?经常有网友问我这个问题,真真假假我也做过不少分析,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对于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算分析的再怎
淘宝用户都是有会员等级之分的,划分的依据就是淘气值了,淘宝的超级会员享有一定的特权,最近比较火的活动就是88会员盛典了,成为超级会
君正X1000芯片是针对语音识别功能做了专门定制的芯片,可以支持4个MIC,支持远场唤醒,功耗很低,适用于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音频、智
e1000网络驱动分析e1000是intel千兆以太网卡的驱动源码。官方关于驱动的使用可以参考如下链接。https://www.intel.cn/content/ww
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产品研发中心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