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常规考核内的工作之外,偶尔还会有很多配合的工作、临时的紧急任务……这很容易会让做运营的人感觉迷茫,“难道我就不能安静地做点自己的工作吗?”
背景那天,听一位入行做运营大概1年多的童鞋分享对运营的看法,具体的原话不太记得,大致的意思就是:做运营最好可以把公司大部分的工作都撑起来,最好是懂技术、懂设计、懂产品……某一天,运营可以自己设计图,可以写点代码,那运营就有价值了。
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在跟其他部门沟通的时候,有时候感觉太难说通了,而且做出来的很多东西根本不是运营想要的。如果运营可以自己做到这些事情,那就不用那么麻烦的沟通,那就可以独当一面,价值就不可替代了,不会被产品替代,不会被设计替代……
上一篇我分享了对运营外部变化的思考《当运营变成一种行为而不仅是一种职业》,这一篇会梳理一下,由内而发去看看运营怎么体现价值。
对“零碎”工作做输出价值的梳理运营岗的名称前通常会有一些工作内容的说明,例如:内容运营、用户运营、社群运营、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等等。但是,从日常执行层面去看待一个运营的工作,就会很不一样。就内容运营而言,除了会涉及编辑工作之外,还会涉及到跟UGC/PGC的作者沟通,还需要做评论互动氛围营造,还要做好内容的规划选题,策划制作专题,撰写各个渠道或者职能部门需要的内容。
除了常规考核内的工作之外,偶尔还会有很多配合的工作、临时的紧急任务……这很容易会让做运营的人感觉迷茫,“难道我就不能安静地做点自己的工作吗?”而事实上,这些都是你的工作。
一个产品要跑起来,需要各个环节的工作,包括一个页面、一个功能、一个推广创意…同时还需要这些环节之间能串联起来,而运营在其中经常是同时承担节点内的工作和串联的角色。
沟通不是可能需要,而是一定需要,环节间的串联优化,需要有人去协调。运营策划活动,是在串联产品跟用户,做用户的社群运营,是在串联销售、产品和用户……
刚开始入行做互联网运营的时候,对比现在的网络环境,当时是比较原始的,记得那时候还没有很直观的运营岗位设置,只是文案策划、编辑、推广等等。那时候我从网编开始,到文案策划、再到网络推广……
每天的工作都是不断切换的,有时正在做一个活动策划的方案,接着跟设计技术沟通站内的页面跟功能,然后还要在群里跟用户互动,另外还需要抽时间去做推广……这应该是我开始直接去感受运营工作的“零散”时间。
现在回想起当时,每天都很忙,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一个灭火器,有时候感觉自己只是努力把事情做了,最终的效果并没有太关注,当然公司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考核运营。
有天一个初入行做产品运营的朋友问我,“到底运营是做什么的?”他的状态是:做产品运营但对于产品的功能优化迭代只能建议,运营不被重视,只是产品做了什么就运营什么。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去切入做运营了。不管他想做用户运营,调整优化用户的引导,还是做内容的规划,他都没有可以发挥的权限。
他感觉很迷茫,出了什么问题都跟他有关系,但是他又不能实际做点什么。一直在做一些很常规很琐碎的事,甚至连怎么系统的去达成他的考核目标,很多相关的环节都是无法把控的。
他对运营感觉很迷茫,感觉运营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存在。但是每个月促活、留存之类的指标一直压着他,他觉得很吃力,大部分的运营工作都需要非常大量的沟通才可以“打折”落实。
有那么一段关于新媒体运营的经历,那段时间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开始脱离忙乱的工作状态,当然这不是因为工作内容不多,考核不严格,实际情况是当时不管是工作内容量,还是考核都很重,团队的人员也不多。
但是那时,刚经历过创业时间的我,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经营思维,我开始有意识的梳理运营相关的各个产生价值的环节,包括横向的不同新媒体渠道的运营,纵向的推文编辑、活动策划、推广引流、粉丝运营等等。
每一个运营专员都会纵横交替的去开展相关的工作,例如负责品牌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会主导这个公众号的推文编辑及发布,而跟活动策划、推广等配合去优化整体的运营进程。当时团队人力有限,如果推文的编辑、活动策划、推广等都是专人负责,运营着重在用户的运维去串联相关的工作,这种方式是最理想的。
这么简单的安排,很多运营零散的工作开始系统串联起来了,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协作的去完成从细化到整体的指标。对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内容,例如优质内容的编写、推广引流的把控,细分出来后效果会给力。
接着之后的运营经历,一开始,我都会先把零散的资源跟工作做梳理,包括人的素质能力以及团队人数,资源,零散的工作内容,做好梳理之后,再用相关的目标去引导。这样很多零散的工作在系统梳理跟协作下,持续去做就会开始产生出直观的价值,相应的运营也可以获得点直观的成就感,能力也可以在协作过程中不断进阶。
运营要能做出“有用”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运营会显示出一种零散的状态呢?是真的那么零散琐碎,还是缺少了去梳理整合呢?那,运营的价值要怎么展现?可能你会说,“只要达成某个数据目标就是有价值了。”但是,这还真不一定!为什么这么说呢?
“内容运营要切合用户的阅读习惯”“做朋友圈病毒传播可以快速增粉”“免费是吸引用户转化的重要方式”……其实,关于怎么去做好运营工作的内容还是很多的,正不正确,主要还是在于应用的场景、产品。如果一个产品需要相对小众的用户,那盲目的去做朋友圈快速传播的活动就会“没用”,比如通过低门槛赠送的方式,吸引了羊毛党但不一定吸引到目标的用户。
工具型产品,社区网站,或者是品牌的运营,会有很大的不同。除了运营的侧重点不一样,对应的规则也会不一样。运营如果只是把其他人的方法做套用,比如看到别人在做补贴型,然后也做补贴,最后复购率跟不上,后续用户引导跟不上,最终的效果就会很杯具。
你以为在内容型的产品中,不断追求内容的质量,用户的粘度,这就是一套标准,包括选题、内容结构、用户引导、内容推广。但是当同样一条标准,运用到一个营销为主的产品中,那过往选题的方式、内容的结构、用户的转化引导,都会大不一样。
运营的价值发挥需要掌握方法,这个方法就是怎么将经验中涉及到的、日常积累学习到的,然后做“有用”解决方案的输出。比如为一个进口水果销售的平台去做运营方案,跟为一个珠宝品牌去做推广运营方案,可实操的落地方案会不一样。
之前有两个朋友在问关于品牌运营的问题,一个产品是保健食品,一个是保健工具。对于保健食品,用户对保健食品的选择主要是依据专业权威的机构建议(医院、机构组织、知名媒体),特别是偏医疗功效的产品,权威背书,需要是用专业的内容去支撑(最好正常人看不懂,但是被后果吓到),同时走通销售的方式(电话直销、分区代理、个人代理),而线上的新媒体铺开、店铺开设,展示作用会更大,做点故事案例,而不只是拿着产品在摆拍,这样做会更容易得到消费用户的认可。
而保健工具是一款面向年轻人的日常保健工具,外表比较年轻化,主打的理念也是符合现在健康生活的,售价在同类产品中属于中等,有专利加持。这可以尝试一些信息流的广告,再配合现在年轻人群比较喜欢的简单的购买方式。不管是直接产品页直接下单,还是直接微信快速付款。不适合用传统的多级代理方式,如果要做口碑,就需要多个角度做得酷一点,例如找有个性的自媒体去展现,还有一些好玩的故事替代传统的产品说明。
对于年轻人来说,你告诉他们专利的原理是什么,健康的原理是什么,还比不上直接点告诉他,这是一种个性的选择。
做出一个“有用”的方案不容易,从数据分析、理解产品、理解用户、与用户共情的心理、事件关联的逻辑思维、发现目标的本质、量化目标的出发点……当然,这些都是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去梳理,不断去检验方案的过程中实现的。
总结运营的价值不仅仅是停留在技能层面,不是去替代设计的工作,但运营要有设计思维,不是说运营需要知道如何写代码,但运营要理解技术的沟通语言。梳理运营零散的工作,知道每个环节的力量在哪,调动相应环节的力量去达成最终的目标。最重要是,这些零散的工作是基于一个“有用”的方案而梳理形成的。当运营能够有方法去达成“正常的”经营目标,或者就是运营的价值了。
运营很容易在寻找自我存在价值中感到迷茫,除了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因素(被架空、没有实权、没有协助的团队),运营的工作在分散着,比如说处理着微信的排版、标题、还需要去沟通约稿、还要关注打开率,最终在结合账号的经营目标跟定位,做内容运营、流量运营、用户群运营的梳理,达成粉丝量目标,粉丝粘度目标等等,但是梳理出有用的系统方案,这就是运营的价值。
还有运营在努力往上走,每一个层级沉淀出相应的价值,不管是业务技能的熟悉,还是个人运营思路的梳理,然后在相应的层级中,组合出一个“有用”的方案去解决问题,那这也是运营的价值。
当产品经理也开始了解更多运营的知识,营销也在运用着运营的思路,运营的思维越来越展现出实现某个产品价值的时候,站在运营岗上的个人,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思考跟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理解不一样,就算做同一件事,展现出一个同样的数据,但是最终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同样花钱在做推广,你达到了10w流量,我也达到了,但是我们花的钱不一样,用的渠道不一样,找到的流量精准度也不一样。这难道不就是运营价值的体现吗?
有时候,运营说了很多高深的思路,问了很多深入的问题,然后说出一些“很傻”的方法。当然,这往往就是有用的解决方法,这就是运营的价值。
作者:粉小圆,微信公众号:粉小圆,近9年的时间专注在互联网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