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保险
任何行业的发展凑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的涌入必将带动行业的整体提升,保险行业更是如此。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无疑让保险行业有了更强大的加持,进一步加速国民对保险的认知,间接性释放更多保险需求。
2018年10月17日,在重阳节这天,支付宝联合信美相互上线了一款名为“相互保”的保险产品。
说是保险,但却像极了众筹,从单一的公司保你变成人人互保,本质便是需要人人参与。
所谓的参与条件就是达到这两条:一是支付宝芝麻信用650分及以上的蚂蚁会员、二是年龄在60周岁(不含)以下。
“加入者里以后若有人不幸生了大病,大家会分摊他的花费,单个案例分摊每人不超过1毛钱……”支付宝官方微博如此解释。
加入的门槛并不高,所以在短短两天里,相互保的参与人数就达到了330万,支付宝宣布“顺利成团”。
一、保险“互助”
其实保险最初的形式就是源于互助。
据资料记载,互助诞生于17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的早期,大量的工人工作在恶劣的环境里,遇到疾病、工伤和死亡风险后得不到救助和保障,于是工人们自发组织互相救济,从而萌发了互济运动和互助保险。
在法国,相互保险公司在1964年就已经成立了。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截止到2016年,相互保险在全球保险市场份额占比就达到了26.8 %。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我国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互助险的出现不仅不让人意外,可以说是当今时代下的重要产物,甚至给人带来无限的猜疑:这是否会是我国当今保险的发展模式?
支付宝推出的这款相互保,在国内算是一种“新型”的互助保险模式,确实从很多方面改善了保险的体验和门槛,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重疾保障,这是互联网带来的改变——让每个人平等获得。
虽说让人人平等获得,但是在相互保条款中依旧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些问题不得不去正视。
在相互保的赔付标准里可以看到:年龄在39周岁以下的保障金额最高为30万元,40到59周岁的保障金额最高仅为10万元。这样的赔付标准虽然看起来很公平、透明,但却恰恰是这款产品最大的硬伤。
赔付均摊的理念其实与大同社会一样,试图忽略每个个体差异,做到表面上的整齐划一。这样一来,相当于只要有人申请大病赔付,大多数人员就要为其买单,申请的人越多,买单的钱也越多,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个体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且不可改变。
打个比方,一个28岁的壮小伙和一个58岁的中老年人谁更容易生病?谁的风险更高?他们同时加入相互保,谁更有可能获得赔付?谁最有可能是那个接盘侠,以至于每年都在掏钱为别人买单?
按照这样的发展或许会出现如下情况:这位28岁的小伙子在相互保里赔了两年之后发现,现在加入相互保明显感觉不划算,他认为到了50岁的时候再加入会划算一些,因为到时候是别人给他赔付,于是小伙子做了一个非常理性的决定——50岁再来。
慢慢地更多的年轻人都做出了理性的决定,最后只剩下那些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样下来,结果很可能让相互保沦为中老年人互帮互助的众筹平台。这听起来或许有些滑稽,但不排除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除此之外,支付宝和信美在相互保平台中收取10%的管理费也成为了网友们争议的热点。最突出的就是在10%管理费是否过高的问题上。
先来算一笔账:以单个案例30万计算,每赔付一个案例,所有成员就要支付3万元给平台,人数越多,赔付越多,管理费用当然也就越多。如此算来,对于支付宝和信美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
站在参保人员的角度上来看,这无疑是给两家企业增加了可观的收入,有点被收“保护费”的意思。
而关于网友们争议的10%管理费问题,信美相互董事长杨帆在采访时指出,相互保在前期的系统建设、运营服务、风险管理、人力配置等方面都需要不小的投入,按赔付金额收取10%的管理费,在一段时间内尚不能覆盖成本。
言外之意,相互保若不收取管理费,那么平台就难以得到更好的维护运营,况且信美称现在的管理费离成本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于大家提出的未来是否会以管理费作为盈利的方向时?
杨帆表示:如果相互保为了多赚管理费而多赔,参保成员会因为分摊额度过高而流失,也会失去对相互保的信任,这将影响相互保的可持续运行,信美相互从未想过、也绝对不会做出这种“自杀式”的行为。
杨帆还强调:未来随着参保人数和运营效率的不断提高,相互保逐步进入稳定运营期,期待能够略有盈余,并会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种方式,回馈给参保成员。总而言之,都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二、“相互保”与商业保险
“相互保”作为新的保险模式诞生后,势必会对常规的商业保险带来一定的冲击。
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保险的优势会持续存在,例如:
1. 商业保险解决了风险定价问题
众所周知,购买不同的商业险价格大相径庭。
这是因为商业险采用的是生命表,通俗来说就是通过各方面精确测算出每一种疾病或意外的发生概率,进而计算出每1块钱保额对应的价格,由此算出缴费比例的高低及对应的保障金额,所以在商业险中所有人都按照同一套风险价格表计算出所需缴纳的保费。
而在相互保中却缺少了具体意外测算的环节,它采用的是在大环境中“一刀切”的保障模式,年龄越大保障金额就越小。当然这一模式在互助式保险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互助式保险没法具体的判断每一位参保人的意外风险指数。
相比较而言,无论哪类保险,可以明显看出它们都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去发展。
2. 商业保险避免了逆向选择
互助险会给身体状况差或者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人带来“搭便车”的好处。
所谓“搭便车”就是说互助险的诞生位这类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常年生病的人在这其中看到了好处,因为只要发生意外就会得到赔付,自身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当然这是互助险的一大特点。
而商业险则是以独立法人的形式来运营保障和赔付工作,简单来说,商业险的准则会十分专业。
因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评判系统从诞生之日起就会做参保人的身份、风险识别,从而判断出每位参保人的风险系数。也就是一个人的保额是与你本人的身体状况和缴费金额形成正比,通过差异化保费做到风险再平衡,所以绝对不会出现“搭便车”问题。
3. 商业保险从组织层面进一步转移了风险
商业保险公司除了自身留存130%以上的风险准备金随时准备赔付外,还通过再保来实现风险的转移。
也就是说:商业险机构会把自身的经营风险转移给再保公司或同业公司,实现风险在更高一层的社会组织间进行分摊。因此,参保人发生风险无法赔付的情况在商业险中出现的概率极低。
而在互助式保险中,参保人若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意外较多,或许会导致众多用户因此流失,因为国人“不想被他人占便宜”的心理或许就是互助式保险的弊端。
但总的来说:商业保险的优势就在于大大降低了参保人的风险,当然风险比例越高,参保人缴纳的费用也是更高的。
相互保当然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的低门槛进入让大多数人都可以参保,甚至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众多的人参与;
“一人生病,众人均摊”的理念体现了强互助的思维,给参保人身边会有一堆人在帮助你的感觉;
它的30万元保障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参保人群,例如:某位患者急需动一场手术,手头一时半会儿凑不齐这些钱,刚好30万元就成为了“救命钱”。
两者比较下来,并没有谁更好或谁不好的说法,有的只是不同人群的对应需要。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相互保的参与人数突破千万,或许互助式的“先理赔,后付费”模式在短时间内着实能俘获人心。
不可否认的是,“相互保”此番大动作一定会对传统保险行业产生影响,但并不代表传统保险行业会被轻易撼动。
三、未来保险业
截止到目前,相互保参保人数已超过1600万。它能够在短期内吸引这么多人参与,恰恰说明大众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是迫切的,由此可见互助式保险行业在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
相互保的应运而生,从侧面彰显了蚂蚁金服的野心。不少网友认为“相互保”诞生不是其最终目的,获得百万级别有保险需求的高质量客户信息及健康数据,或许才是阿里的最终目的。
实际上,不仅仅是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早已涉足保险业。
和泰人寿的第二大股东正是腾讯,它的目标瞄准的是香港保险市场;百度正准备与安联保险、高瓴资本、太平洋保险等发起设立互联网财险公司。京东的速度稍慢,但也正通过申请保险牌照或通过投资购买的方式进入保险业。
在这风起云涌的浪潮中,任何行业的发展凑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资本的涌入必将带动行业的整体提升,保险行业更是如此。
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加入,无疑让保险行业有了更强大的加持,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保险宣传和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加速国民对保险的认知,间接性释放更多保险需求。
总的来看,相互保开篇之后,我们应当有理由期待未来保险行业会诞生更多保费合理,且项目本身有保障的保险产品。
相关阅读
网易云音乐花了两年时间,才追赶上了很多老牌音乐产品在PC时代数年才完成的积累,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当之无愧的黑马;阿里音乐蓄势待发
使用FastJson对JSON字符串、JSON对象及JavaBean之间的
maven依赖包: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com.alibaba/fastjson --><dependency><groupId>com.alibaba</groupId><a
http://www.hangge.com/blog/cache/detail_1843.html 有时我们需要根据一个公历(阳历)日期,得到对应的农历(阴历)日期。或者反过来,根据
大家都知道支付宝其实有一些保险是很平民的,比如支付宝好医保,而且近日,支付宝又新推出了一种保险叫做相互保,字面意思就是相互保保险
最近遇到一道非常有趣的题目,题目大意如下:有一个富翁在银河系里做生意,而银河系使用的是罗马数字,所以他需要一个精明能干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