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人网
干货满满的上篇,不仅仅是一篇数据分析,相信你将对seo实验室的网站和发展会有新认识,欢迎指导交流~
起因
看了几年的seo实验室(以下本文中简称人人),从来只是个看客和学习者。最近因为比较闲,也在总结这几年来的工作心得。近一个月前终于有了第一次投稿,如何通过小程序和微信社群来构建产品运营体系?上过人人的微信头条,每天都能有几个新的订阅用户,这些都在告诉在我这一点付出还是能够帮助到其他人的。
但我一直很好奇它具体在人人的过往文章中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我心里没有底。所以出于好奇,就有了这次数据分析的探索之旅。
内容安排
学过数据分析的同学肯定在最开始都有这样的体会,手中有了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所以好久没做数据分析,手痒一下子抓取并分析了一大堆数据,远远超过了最初的目的。
所以开始构思如何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做了如下思考:
人人是由哪些角色构成?
这些角色都想知道些什么?
能否通过现有的数据给出这些答案?
综合考虑以上问题和文章篇幅后,大致拟出如下图所示框架:
左边为人人官方平台角度,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运营,首先会比较关系平台的内容循环体系是否正常,其次内容是否带来足够的收益;
右边为用户角度,就是普通的网站访问者,同时根据身份又分为读者和作者,读者想的是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作者是想的是自己的作品是否受到大家的关注;
这是两个角度,三种角色的基本思考,而本篇则会由左边开始,下篇会讲右边。
数据介绍
1. 开发环境
基本的数据分析工具就如下图所示:
2. 数据获取
因为不是写教程,而且过程也很简单,这里只是简单的提一下。使用Python写一个For循环请求网站的一个分页加载接口,就能够获得所有的网站文章数据(Json格式),再将所有的Json数据合并整理成相应的列表。
其中接口返回的原始数据项比较丰富,选取其中比较有价值和便于分析的,如下表示:
3. 数据总览
在获得数据后,第一时间就先看看整体的数据情况。时间有限就不去做些漂亮可视画展示啦,总览数据就如下表所示:
只看以上数据,我上一篇的数据无论是5K的阅读量还是收藏点赞都还没有达到平均值,离好文章都还有一些距离,这组数据能解决我的基本困惑。但对于整体的运营情况和前文提出的一些分析目标来说还远远不够,所以还需要后文的深入分析。
4. 正式开始分析前对数据的一点说明
数据仅采集自首页文章列表展示数据,仅用于学习和投稿人人的写作,不做何商业用途。
文章数据并不能保证严格正确和全面,比如:9月2号再次采集时,文章数量比8月16号的还少,应该是下架了一些文章,但对于本次分析人人的网站大体情况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为了不给人人主站造成不必要的网络负担,如果有需要原始数据的同学可以在后面留言邮箱,或者在我的个人网站中寻找。
了解以上,让我们正式开始。
平台运营浅析
初步分析人人主站的主要业务逻辑如下图所示。
由作者发表文章
吸引用户产生流量
部分读者会转化成作者、生产独家内容,以此来构成一个能够长期、稳定的内容发布体系。在此之后的,通过流量发布广告,读者带来的口碑换取第三方合作、课程转化等,都是在这之上的业务逻辑,分支太多,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点到即止。
再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并没有直接的读者UV数据,所以仅对以下两条业务线进行分析:
业务线1:多少作者产生了多少投稿;
业务线2:投稿的文章带来了多少阅读量进行分析。
投稿来源
相信大家在看数据总览中能看到,投稿作者的身份多达23种,依次是:站长、运营小编、官方、专栏作家、运营小哥、运营小妹、普通用户、设计小妹、运营、合作媒体、编辑、作者、萌妹子、主编、女神、男神2、临时工、特邀作者、运营哥、美少女、CV工程师、合作出版社、小编妹妹。
是不是眼花缭乱,群魔乱舞?
这里我根据后面的实际情况对相应的身份进行了些合并。
所以这里需要吐槽和需要改进的自然就是平台运营小编们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了,只从命名上看得出来应该是后台的管理有些混乱,最初来一个新人就想当然的给了自己一个title。或者说人人当初有自己的培养明细写手的打算,所以预留了一些特殊的职位和身份?
Q1. 各阶段的投稿主力是谁?
OK,吐槽完作者身份后,进入到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人上面的文章都是从哪儿来的,或者说是谁投的稿?
在对作者身份进行合并后,如下图所示的是2012~2018年,投稿数量分布热力图:
这里不仅对各时期的投稿主力看得很清楚,甚至可以清晰看到人人的主业务搭建过程:
最初是由站长在2012年完成了大量的投稿(转载),构建了网站的基本内容(可能是有一些网站的改版,因为人人实际从2010年就开始运营了);
在2013年开始,大量团队成员的加入后,转为团队运营的方式,而站长由此开始退居隐退,并且在网站上投稿的用户明显增多;
之后一年团队应该过得挺辛苦的,平均每天团队成员需要投稿15.3篇,只算工作日251天的话,大约27篇,虽然不知道团队成员多少,但至少在2014.11月拿到融资之前团队成员应该不会太多。即便转载,也会有相当的二次编辑工作量;
2015年大约是通过对普通作者的发掘,将部分投稿用户转为了专栏作家,激发了用户的投稿积极性,使专栏作家的投稿量有了质的飞跃。当然,这里有个问题可能在于用户在最初投稿时为普通用户,但在之后转为专栏作者,将部分原应该归到普通作者的数据分到了专栏作家中;
之后的两年就相当平衡了,更多的普通用户投稿说明对平台的品牌认可,且源源不断的提供更多的专栏作者,以维持稳定的内容输出。
整体来看,之前说的主业务体系目前应该是比较稳定且完整的。2018年的数据目前还不好说,但专栏作家的流失的趋势有点明显,可能需要一些激励计划。
Q2. 用户的投稿次数分布
从内容生产的角度来说,普通用户和专栏作家投稿属于UGC内容,平台运营内容属于PGC内容。PGC内容可以根据团队运营的情况来调整,而ugc内容则需要通过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保持。
而且之前在数据总览中能看到这样一组数据:
相关阅读
动力节点课程体系全部围绕企业真实项目设计,结合独有的PDT教学法,以企业真实项目驱动教学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做到理论与实践完美融合,
微信营销的“用户视角”,就是让营销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接触到用户的真正需求。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营销
转自:https://juejin.im/post/5cbdc145e51d456e541b4cec
漫山遍野的花海是多少女孩子追求的梦想,当遇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你一定不想错过如此的天然背景。如果你刚好带着轻便随身的索尼黑卡
快公司,这个概念在凡客刚创立前两年里,陈年不断地在媒体上讲这个概念,当时凡客的营销铺天盖地,不可谓之不快,作为凡客的投资人,雷军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