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威体育Betway必威体育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IT技术

纪录片《华尔街》观后感

时间:2019-09-28 22:42:15来源:IT技术作者:seo实验室小编阅读:85次「手机版」
 

华尔街纪录片

  • 第一集:资本无眠

    现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耦合,纽约、伦敦、东京等地的证券交易所在全球金融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低位。同时技术的发展也解放了人工交易员,现在的证券交易所内早已没有了当初交易员们热火朝天的叫喊买卖,所有的交易都在线上自动完成,甚至很多业务已经转移到了大型证券交易公司进行。

  • 第二集:墙在哪里

    正如它的名字,华尔街最早是一道墙。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兴起并且不断扩大,同时越来越大的人涌入荷兰,因此扩张贸易领域成为必然。本想从北冰洋穿越白令海峡到达中国的亨利.哈德逊船长在北冰洋上被冰雪所阻来到北美,从今天的哈德逊河进入今天的纽约。荷兰人用一点生活物资从当地印第安人手里换来了曼哈顿区大片土地,称为新阿姆斯特丹,被认为最成功的交易。随后荷兰人在印第安人地区和新阿姆斯特丹之间建立一道墙用以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后来17世纪荷兰在与英国的战争中战败后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占领,改名新约克,即纽约。

    荷兰人发明了股票、证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汇兑和商业银行,荷兰人在享受商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首先尝到了苦果——17世纪上半叶的郁金香泡沫是世界上爆发的第一次金融危机。英国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出现了跨国公司——罗斯柴尔德私人投资银行,那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已经实现了跨越国境和全球化,大大超越了当时的商业模式。英国在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会和王室分离,国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国债融资以用于海外殖民扩张,使得英国在17-19世纪不断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在19世纪中后期达到顶峰,当时全球百分之四十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全球投资中来自英国的资本占了一半以上。不过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国内迎来历史上最蓬勃发展的五十年,并在进入二十世纪后逐渐取代了大英帝国称为世界霸主,美国的这段发展历史可在纪录片《谁建造了美国》中窥见一二。

    华尔街所在的纽约所经历的一切成就了纽约这座城市的性格——自由、包容和多样性,贸易是这座城市的一切,正是这些特点吸引了无数移民来到纽约,希望获得成功。甚至说纽约没有纽约人。也正如《圆桌派》有一期节目“中国人的美国梦碎了吗”中谈到的,美国梦就是所有一文不名的人在美国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一定程度上,或许纽约的城市性格给予了美国梦一种实现的可能。

    在21世纪,全球化广泛深入的今天,华尔街所代表的的金融资本、贸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这座墙可能早已推倒了。

  • 第三集:两条道路

    围绕托马斯.杰斐逊和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两位开国元勋关于金融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所持的截然不同的观点,华尔街在18至19世纪的命运跌宕起伏,也使得美国的政商中心分离开来,华尔街和华盛顿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

    起初,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就是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联邦大厅宣誓就职的,那时纽约集中扮演了政治和商业中心的双重角色。但新生的共和国债务缠身,汉密尔顿却超前地将国家的债务视为恩赐而非负担,并推出了“旋转门计划”来用新货币淘汰掉人们手中过时的旧货币并发行新国债来代替旧的国家债务,并借此建立新的合众国的国家信用。并且他主张成立中央银行,加强权力集中。这些主张受到了托马斯.杰斐逊的坚决反对。一生热爱自然和田园乡村生活的杰斐逊认为联邦政府不应过多干涉各州的主权,这也是他们这一批建国元勋们在联邦政府并无太多实权、各种制度尚不完善之时就隐退的原因,并且他们大多都是农场主,主张的是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极力避免多数人暴政,保障少数人的权益不受侵害(见《鸿观》中美国历史那几期)。值得一提的是,在18世纪晚期时,开国元勋们就在《联邦党人文集》中从人性的弱点出发讨论了建立政府的必要性。

    在双方的不断争执下,最终中央银行成立了,但政治中心也搬到了华盛顿。不过哈密尔顿计划的中央银行收购商业银行的计划被其助手利用,后者提前通过大量负债集资收购大量商业银行的股票,最终他未能偿还债务使得华尔街面临大萧条,中央银行也被迫关闭。一个世纪后的1907年,人们普遍开始担心未来的工作、收入、养老等问题,随后爆发的金融危机在JP摩根的个人努力下得以遏制,他强迫几个著名银行家放贷给人们,但这也让人们意识到个人权力对整个金融市场的控制力达到多么可怕的程度,因此美联储成立了。不过,国内一直有关于自由市场是否存在的讨论,否定者认为像美联储这样拥有绝对数量资金的机构把持着市场的动向,这支看得见的手时时刻刻在触摸着市场中的每个人,格林斯潘认为确实如此。

    不过,不管华尔街如何贪婪,不可否认的是,它所代表的金融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最后,援引2009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纽交所对面的联邦大厅发表的演讲词,“在合众国的初期,汉密尔顿和杰斐逊就在争论,如何才能管理好这个年轻的经济体,如何才能回馈民众,两个世纪后我们仍然在这些问题中挣扎,并且在危机中问题变得更加尖锐”。

  • 镀金时代

    19世纪的华尔街是美国社会的缩影,奢华和富足中潜藏着不安和躁动。马克.吐温说过,“表面繁华掩盖着腐败的气息、道德的沦丧,以及其他潜在的危机。”多数人看来,这是一个“黄金时代”,但不过是一个内里空虚、矛盾重重的“镀金时代”。

    本集正应了开篇的那句话,“华尔街是一张洒向世界的金融之网,它既能让经济加速,也能让经济窒息”。

    从1820年代纽约州伊利运河的修建,到后来三四十年间铁路的大规模修建,再到内战时期北方政府战争经费的筹集,华尔街都不可替代。伊利运河的巨大成功,不仅极大缩短了当时美国东西部物资运输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时其他各州也纷纷效仿,一时间运河债券泛滥起来;不仅如此,后来大量的铁路公司兴起建立了过量的铁路网,也是铁路公司在华尔街过量融资结果。几年的内战,南方种植园主们被拖到了破产的边缘。内战结束后,南方一位将军回忆道,“我们不是被北方的军队打败的,而是北方的金融”。

    不过在那个年代,JP摩根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在那个年代的美国,没有中央银行,但他充当了这一角色。出生于金融世家,受家族耳濡目染,从小就渴望经商。但他的父亲还是执意让他读书,留学欧洲,充实了他的经济、历史知识背景。他从一开始就在华尔街拥有不同寻常的影响。他渴望自由市场,不希望政府过多干预,同时也希望建立秩序,提高生产效率。他通过不断兼并重组建立起了钢铁行业的秩序,建立通用电气。

    经过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美国的各个行业出现了强者,他们厌倦了与竞争者无休止的价格竞争。重复的低价竞争开始阻碍行业的发展。19世纪末开始,美国的钢铁、石油、铁路等大工业产业开始追求大规模、低成本、高产量,美国进入并购时代。“1882-1902年间的第一次并购浪潮的背景是当时的通货紧缩,公司间竞争激烈,彼此都很难盈利。”一位金融史家说。

    铁路引领的大牛市时代早已远去,华尔街此后又经历了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生物时代,在这里似乎永远都不缺乏题材,资金随时准备着投入到新的时代当中,就像是随时准备冲上战场的炮弹。

  • 硅谷方程

    上集说到华尔街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资本力量,以及资本的嗜血、逐利本性带来的问题,本集是华尔街的资本与科技相结合的故事。一个新奇的想法,或大到具有划时代意义,如哥伦布大航海发现美洲新大陆、爱迪生发明电灯,或小到只是服务于生活中的一个很小的方面,在起初阶段都需要资金的支持,但同时也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在硅谷的科技创新想法和商业计划与华尔街的资本之间的桥梁是风险投资公司。风投公司从华尔街筹集资金,投给看好的硅谷创业公司,如果创业公司成功,理想的结果是上市,那么风投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有一个问题是投资人往往想要在短期内看到回报,而创业项目可能在短期内达不到理想的市场影响力,这就考验着投资人的眼光和决心。

    不像早期西班牙女王支持哥伦布的航海计划那样只是提供资金支持,现在的风投人更多跟进到创业项目的进展中,和创业者一起分析行情、控制风险,更多地起到监管的作用。

    中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也在越来越具体地下沉到创业公司的成长阶段,从一开始提供资本支持,营造创业、创新氛围。

    正如美国一个著名投资人所说,“一个国家的财富,不是依靠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而是人们心中的想法和观念”。

  • 投资之道

    牛市和熊市

    股市裙摆理论:股市的走向和女性的裙摆长度的相关性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美国股市投资风向标,行业内最具代表的公司股票价格平均值

    一些人认为,过去投资时有效的一些规律现在仍然有效,就断定以后仍是这样。但投资界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要向前看。

    凯恩斯的选股理论:“跟风”,即不要选自己认为好的股票,而应选认为大家普遍看好的那一只股票。

    哥伦比亚商学院的“价值投资”理论,由本杰明.格雷厄姆开创,指出,不要关注你在跟谁做股票交易,也不要关注谁在关注这只股票,只需要关注你选定的这只股票所代表的公司的价值是多少。即研究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差异,寻找被市场低估的股票,这是“价值投资”遵循的原则,即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在二十世纪初期的华尔街充斥着投机者,他们对证券几乎一无所知,但依靠着人脉资源和内幕消息买卖股票。格雷厄姆运用证券分析的手段寻找廉价股票,认真分析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公司资产、产品价格、利润收益等数字,打破了股市投机行为,被称为证券分析第一人。

    沃伦.巴菲特正是遵循“价值投资”理论,同时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从不期待一夜暴富,而是关注那些5年、10年甚至20年内可能影响到自己投资的因素。典型案例是他在1968年股市高企时已经找不到市场中的廉价股票,这让他头疼,此时他抛售了所有股票。1969年股市大萧条,而他在1970年带着1000万美元重返股市低价收购了大量股票。在一个市场中如果看不出谁会倒霉,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轮到自己了。巴菲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自和他在同一市场博弈的其他投资者的盲从和非理性。如果所有人都是价值投资者,那么就没有人能赚到了。

    但价值泡沫并非一文不值,“卖空”者就是从价值泡沫中获利的代表。詹姆斯.查诺斯是华尔街最负盛名的投资大师之一,与普遍认为的牛市好熊市不好不同的是,他擅长在熊市中获利。“任何为将来做某些事情而先得到钱的买卖都是卖空。在证券市场借股票卖出然后保证会回报股票的持有者,期待着能有价格差带来的利润。当人们说低买高卖时,卖空者会说高卖低买。”当投资人认为某一只股票会下跌时就向证券商借股票卖出,等到价格下跌后再买回股票还给证券商,赚取其中的差价。这可被看作是市场波动的前沿信号。卖空也被看作是一种诅咒,因为在熊市中,卖空行为往往会加速股市的下跌。不过,卖空也在无意间挤出了市场的水分,让价格回归,所以卖空是成熟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方式。但是,卖空行为需要非常审慎,如果判断失误,股票价格不是下跌而是上涨,那么卖空者的损失将被无限放大。

    对比来看,在巴菲特看来寻找价值洼地是盈利的最重要手段,而在查诺斯看来寻找价值泡沫是获得巨额利润的前提。两者虽投资理念不同,但都是理性审慎的。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美国资本市场从个体投资者向机构投资者转变。

    共同基金把多数人的钱集中到少数专业投资机构手中来进行多元化的投资,这是当前美国投资市场的趋势。

  • 阳光交易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

    对华尔街的监管:如何遏制华尔街的贪婪,保证市场的透明度

    早起的华尔街充斥着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更像一个私人俱乐部。之所以如此,因为那使社会对华尔街的依存度还很低。华尔街的无监管状态持续了半个多世纪。二十世纪时华尔街还不要求上市公司公布年报,也不要求招股书的披露,因此有了像丹尼尔.德鲁这样的投机家,作为公司内部员工印刷公司的掺水股。

    查尔斯.亨利.道是第一个将交易大厅的交易信息传递出去的人。早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新闻记者,他敏锐察觉到公司信息对股票交易的重要性,1882年他与爱德华.琼斯创立了道琼斯公司,为商业客户收集摘抄商业信息,后来有了《华尔街日报》。

    伯纳德.麦道夫将电子自动报价系统引入证券交易,即纳斯达克。

    庞兹骗局:以高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并把后来投资者的投资付给先前的投资者作为回报以维持资金链条。关键是找到新的投资者以维持资金链条。

    而伯纳德.麦道夫效仿庞兹,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由于投资者要求赎回大量投资金额导致其资金链断裂而骗局败露。

    1933年美国立《证券法》确立了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对信息披露进行约束,同时1934年成立证监会。

    安然公司财务造假最终破产重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为其篡改财务报告也受到牵连。

    怀疑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深刻的揭露。1911年美国法院判定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垄断非法,妨碍竞争,要求解散标准石油公司。导火索是名叫艾塔.坦贝尔记者历时5年的调查得出的一份详细的披露报告。

    “揭露金融犯罪会给记者带来声望、爆炸性的新闻会带来成功,这样一种文化的存在就会激发媒体去努力揭露丑闻。”媒体在追求社会正义的同时,社会也在给予媒体更广泛的权利,从20世纪开始媒体被认为具有监督职能。

    在2001底的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导致随后的几年内人们开始质疑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是媒体首先披露出来而不是证监会发现的,证监会为什么不作为,证监会的职能又是如何体现的。资本市场的动荡波及到了政府的威信。安然倒台促使2002年《塞班斯法案》的出台,它规定所有的财务报表都应由企业法人签字以保证其真实性并承担法律责任。

    华尔街上的承接集体诉讼官司的律师事务所就像警察。集体诉讼增加了公司欺诈投资者的成本,给中小投资者增加了保护伞。集体诉讼进行时,律师事务所并不向客户收取费用,事务所也不给律师支付费用,若官司没打赢,律师事务所不收取客户费用,律师也得不到报酬,所以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来说是背水一战。

    一位研究美国金融史的专家称,华尔街的情绪只有两种,贪婪和恐惧,而且二者交替发生着。

  • 明暗创新

    信贷、期货、房产抵押贷款、房贷证券化,这些金融创新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但利益永远是和风险并存的,且正相关。

    不过,从这些金融创造的来源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社会在共同发展阶段的一些相似之处。

    比如信贷。最初在十九世纪中期的美国,一家缝纫机生产商为了让当时的人们买得起缝纫机从而扩大销量而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但当时的美国社会其实并不提倡信贷消费而是现金消费。进而,在1929年大萧条之后美国人手里普遍没有了现金,百年老店梅西百货商场率先允许赊账;当时在美国,人民普遍拥有小汽车,此时各大汽油销售商也纷纷提供信用卡消费购买汽油,持续半个世纪之久美国社会的信贷消费目前为美国社会的经济贡献非常大。

    期货交易能够消除未来价格波动对利润的影响,即它将以后要交易的价格提前定好。这一交易方式缘起于芝加哥的牲畜养殖市场。

    好的金融创新不仅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而且还能有效地管理风险,但是风险控制不当就可能酿成大祸,比如次级房贷。1981年美国政府允许房贷证券化,即允许商业银行将发放出去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变成房贷证券,然后出售。这样一来,贷款人是否有还款能力保证按时还款就和银行没有关系了,而是购买银行的房贷证券的投资人承担这个风险。不可否认,这一政策让很多美国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提高了美国社会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这段时间的房屋拥有率(5%)。这一政策也刺激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不少抵押贷款公司纷纷成立,典型的业务是收购贷款经纪人发放的贷款并把它们转卖给华尔街。援引一位美国证券会资深顾问的话,“如同你从个人抵押贷款到了一堆抵押打包成的证券抵押贷款,然后把证券抵押贷款结合后分成一份一份的担保债务凭证。”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后房地产市场开始火爆,房价快速上涨,此时更进一步的次级房贷成为日后08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2002年美国政府推出了次级房贷政策。次级房贷即,银行把住房抵押贷款发放给信用不佳但有一定还款能力的人,称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而次级抵押贷款随即被银行和其他贷款一起打包出售。次级房贷吸引力更多的人购买房产,更多的风险也进来了。

    创新和风险总是一个存在的,就像硬币的两面。

  • 拯救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危机爆发存在周期性,并且每二十年左右就会爆发一次。我相信资本主义市场肯定有其内在规律,而且这也是吸引我这个门外汉的一点。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全世界的国家都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以会出现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并且在当今这个美元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更是如此。

    论及金融危机,就无可避免地会提到1929年的大萧条。当时的华尔街缺少监管,股市投机行为愈演愈烈。当一个市场逐渐火热直至过热时就是危机来临的时候。可惜的是,当时的危机爆发后,时任总统胡佛信奉自由市场经济,认为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并且信奉市场会自己拯救自己。但后来的事实发展并不如胡佛所料,这场大萧条持续了十年之久。甚至在当时出现了民众对国家信心的减退,申请移民出境的人数甚至多于移民进来的人数。应该说这场国家危机不亚于1860年的内战。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社会,这其中的一系列政策也对美国社会影响至今,奠定了美国社会的一些基础,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政府颁布的一系列证券监管法案等等。

    政府动用纳税人的钱在美国社会是一个敏感动作。当初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就是北美殖民地的人们不满英国十几年来对殖民地的各种印花税。不过罗斯福的政治智慧在于,他利用民众对新政府的信心,提出主动关闭掉所有商业银行,使得它们以后再开张时成为民众能够信任的银行,这一承诺又让民众重新把钱存回银行,避免了政府动用财政税收出手拯救银行。他的聪明之处还在于,在成立证监会后确定的证监会主席是此后肯尼迪总统的父亲,一位深谙华尔街各种投机伎俩的大投资者,可想而知证监会的监管措施应是能够很好堵住金融市场各种漏洞的,并且很多一直沿用至今。同样的问题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也摆在奥巴马政府面前。雷曼兄弟这家华尔街上有150年历史的投资银行的倒闭也能反映出政府对动用纳税人的钱来拯救濒危企业的谨慎。

    我认为,虽说资本市场有其内在发展规律,但人性的缺点在金融市场中很容易被放大,能拯救市场危机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或许还是来源于政府对市场的适当的监管。

  • 资本之河

    我一直坚信,金融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当今世界大国之间最直接的较量就是金融的较量。不过这并不代表是对科技和生产力的重要性的否定,事实上社会进步的根源当然是生产率的提升,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每一次的社会生产力的变革都带来生产率的质的飞跃,这背后无疑是技术的进步所驱动的。

    回顾历史,我们也会发现每当世界大国之间的领袖地位变更时无不伴随着金融地位的变更。在十八到十九世纪,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覆盖全球,是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当时的全球贸易有60%使用英镑结算,那时英镑是全球储备货币。而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虽然英国是战胜国,但它的财力已被战争耗尽,甚至到二战末段要靠向美国借债度日。一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到一战结束时,美国的财力已超越英国居世界之首,但美国的国际地位尚不能与其财力匹配,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不是也和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有相似之处吗?不过,那时的美国在刚刚经历过从十九世纪后半世纪的史上最快经济增长阶段后国内产业结构已位居世界前列,这和中国的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经济地位的提升的动力可能略有差异。

    真正实质上改变美国国际地位的是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它旨在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秩序。所谓谈判,是在双方国力差不多时的一种政治博弈,而国力相差悬殊的双方之间是不会有谈判的,而只会有强权。因此,这个会议的走向实质上是被英美两国的代表所把持。进一步讲,当时美国的GDP是英国的4.7倍,人均收入是英国的1.7倍,所以尽管当时英国的谈判代表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也不能弥补双方国力的差距所带来的影响,凯恩斯直言这是他最没底气的谈判。当时凯恩斯提出建立一种凌驾于全球各个国家之上的一种货币,但遭到美国代表的反对。最终,这个会议的结果是达成一份协定,美元与黄金挂钩,世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且成立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来监督各个国家的货币使得各个国家不得擅自更改本国货币的汇率,成立世界银行来帮助经济有困难的国家。这个会议的结果直接导致美元取代英镑成为世界储备货币,这对美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英国国际地位的降低都有质的影响。布雷顿森林协定在维持了二十多年后,于1971年被美国打破了,美元放弃与黄金挂钩。这意味着美元不再保持与黄金之间的汇率,增加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不稳定性,也提现了美国领导权的不断提升。

    回顾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我们不必惊讶于它的霸权体系在当今世界是如何的夸张,从根源上看是根植于它的自由宽松的社会制度。从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新英格兰模式的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开始,它就在根本上区别于当时的南方种植园经济,单一而脆弱。这就如同自然界的一个群落一样,这个群落里的生物多样性越好,它的抗击能力就越强,生命力也越强。北美这块殖民地的基因就是保护个人财产不受侵犯,鼓励开放独立的发展,这和荷兰当时独立初期的阿姆斯特丹的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有些类似。不过美国建国初期的几十年里也是经历过发展的阵痛期的,这段历史的研究也颇有意义。建国初期国父乔治.华盛顿就告诫美国人民要远离全球事务,这个低调政策在美国执行了一个多世纪。要注意的是,正是这种“韬光养晦”政策,在建立起高关税壁垒的贸易保护主义的环境下才让美国社会逐步发展起了本国的工业,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尤其是1860年以后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的飞速发展。不过在美国经济实力增长、国际地位提升、金融影响力覆盖全球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科技发展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工业革命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美国没有错过,而且由它引领了二十一世纪的信息革命。中国在那时却遗憾错过了

    清朝晚期一批中兴能臣也挂起了一股洋务运动之风,但都是从“器”的层面着手,震惊于西洋的坚船利炮,于是洋务运动也大力倡导实业发展,但对西方的社会制度却充耳不闻。这固然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局限性,只是中国在近现代一次次错过国际发展的快车实在有些可惜。希望在新世纪中国能够抓住发展机遇,让二十一世纪属于中国的时代。

相关阅读

苹果遭华尔街降级:已是两个交易日内第二次降级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11月6日报道,据外媒报道,由于疲弱的iPhone生产和出货量预期,苹果股价在两个交易日内第二次遭到降级。自上周

携程从大跌到大涨,再到被华尔街广泛看好, 这几个月到底

受2018年资本寒冬的影响,中概股普跌,加之此前携程对2018年Q4的营收增速做出15%-20%的保守预期,携程股价一度低迷。进入2018年第四季

苹果遭数家华尔街投行“降级” 财报后已累跌超10%

A5创业网(公众号:iadmin5)11月6日消息:周一苹果(201.59,-5.89,-2.84%)股票再遭降级,截止发稿,股价下跌超3.7%,跌破200美元关口。自从上

刘惠璞:最年轻的创业团队如何把聚美干到华尔街?

5月21日,2014创新中国•NEXT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办。聚美优品高级副总裁刘惠璞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聚美之所以能够用短短四年时间

华尔街见闻APP产品体验报告

互联网大潮轰轰烈烈,巨头们一旦发现机会,凭借资金和产品技术储备上的优势,非常容易后来居上。对于华尔街见闻而言,这是一个机会与危险

分享到: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