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善用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1)记录时间:记录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
(2)诊断时间,做有系统的时间管理
- 首先要找出什么事根本不必做,这些事做了也完全浪费时间,无助于成果
- 然后找出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的活动
- 最后找出管理者自己可以控制并且可以消除的,这项因素是管理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
(3)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
- 首先要找出由于缺乏制度或远见而产生时间浪费的因素。应注意的现象,是机构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同样的“危机”。同样的危机如果出现了第二次,就绝不应该再让它出现第三次。同一个危机如果重复出现,往往是疏忽和懒散造成的。
- 人员过多,也常造成时间浪费。人员太少,力量不够也不行,否则工作纵然完成了,也肯定不理想。但人员太多,以至于没有有效性。因为大家的时间,可能没有花在工作上,而是用来协调人员之间的关系了。判断人数是否过多,有一个靠得住的标准:如果一个高级管理人员不得不将他工作时间的1/10花在处理所谓“人际关系问题”上,花在处理纠纷和摩擦上,花在处理争执和合作等等问题上,那么这个单位就人数过多了。
- 另一个常见的浪费时间的原因,是组织不健全。其表现就是会议太多。如果发现开会太多——例如参加会议的时间占总时间1/4以上,那一定是一个浪费时间的不健全组织。
- 最后一个浪费时间的因素,是信息功能不健全。另一种同样常见的现象,是信息的表达方式不当。
(4)统一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 一位管理者的职位越高,其不能自行支配的时间也一定越多。因此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必须集中他的自由时间,他需要集中整块时间。
- 时间管理的最后一步,应该是将可由管理者自行支配的零碎时间集中起来。
- 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要持续不断的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还必须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的多少,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2、重视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和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1)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有效性的表现:
- 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 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2)一般机构对成效的要求
- 直接成果(销售、利润)
- 树立新的价值观及对这些价值观的重新确认
- 培养与开发明天所需要的人才
(3)有效的人际关系基本要求
互相沟通
- 不能仅靠上对下的单向关系,以贡献为重的管理者,通常期望其下属也能以贡献为重
- 强调贡献有助于横向的沟通,因此能够促成团队合作
- 个人能否有所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重视贡献
- 重视贡献的管理者必然会同时启发他人
团队合作
- 自我发展
- 培养他人
(4)有效的会议
-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能从会议中得到什么,也知道会议的目的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
- 他会在事前想清楚会议目的,想清楚要求什么报告,以及想清楚简报的用意
- 他一定坚持开会必须真正有所贡献
3、发挥长处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1)用人原则
- 将自己管辖下的职位都设置得合情合理。
- 职位的要求要严格,而涵盖要广。这是说,合理的职位,是对具有才干的人的挑战。同时因为职位的涵盖很广,所以人们可以把与任务有关的优势转化为确实的成果。
- 用人时先考虑某人能做些什么,而不是先考虑职位的要求是什么。
- 知道在用人之所长的同时,必须容忍人之所短。
(2)有效的管理者,通常总有他自己的一套与众不同的考评方式:
- 第一步是列出对某人过去职务和现任职务所期望的贡献
- 再把某人的实际绩效记录与这项期望贡献相对照
然后检讨下面的四个问题:
- 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 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做得更好?
- 为了充分发挥它的长处,他还应该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
- 如果我有个儿子或女儿,我愿意让我的子女在他的指导下工作吗?理由是什么?
4、要事优先
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
(1)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2)先后次序考虑的原则
- 重将来而不重过去
-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要求安全和方便
5、有效决策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1)决策的要素
- 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一位有效的决策者,第一步总是先从最高层次的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方法
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即问题的“边界条件”。
- 边界条件说明得越清楚和越精细,则据以做出的决策越有效,越能解决需解决的问题。
- 通常,探求边界条件的方法,是探求“解决某一问题应有什么最低需要”
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是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收
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化决策为行动。
- 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谁采取行动?这些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
- 决策行动还必须与执行人员的工作能力相适应
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应在决策中建立一项信息反馈制度,以便经常对决策所预期的成果做实际的印证
(2)个人见解和决策的关系
- 有效的管理者都知道一项决策不是从搜集事实开始,而是先有自己的见解。有效的管理者鼓励大家提出见解,但在鼓励的同时,也会叫大家深思其见解,认清其见解经过实证后的结果
- 有效的决策人通常必先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非适当的衡量方法。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求先有若干种不同的衡量方案,再自其中选取最适当的一种
(3)为什么该有反面意见
- 第一,唯有引起争辩、掌握实据和经过深思熟虑的反面意见,才能保护决策者不致沦为组织的俘虏
- 第二,反面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的“另一方案”
- 第三,反面意见可以激发想象力,缺乏想象力的管理者不可能从另一个不同的、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
(4)什么时候需要决策
- 如果继续保守成规情况就会恶化,那就必须做出新的决策
- 遇有新的机会来临,而且这个新的机会至关重要、稍纵即逝的时候,也必须立刻做出新的决策
虽不做新决策我们统一能够生存,但有了新决策,情况也许会变得更好,这种情况做决策遵循的原则:
- 如果利益远大于成本及风险,就该行动
- 行动或不行动,切忌只做一半或折中
相关阅读
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用到现在来说,当你选择进入职场成为一名员工之时,必然抱着目标成为一名管理者。然而,管理者往往
如何面对不确定性是我最近一直关注的主要话题之一,因为管理者在今天需要拥有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管理不确定性。以下是有关不确定性问
来咱们运营者论坛一个星期了,看了大家的经验分享,都是十分的精彩,突然间感觉压力山大啊,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说实话我真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