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解释
读书笔记二十七(经济学):张五常之经济解释
本人按:从资料及张五常先生著作来看,他是一个师从名师、理论功底深厚、来往多是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经济学家,个性张扬,爱好众多(书法、摄影);经济解释全四卷,涵盖经济学众多经济学理论、概念和行为,对相关理论信手粘来又能指摘利弊,通过大量自己生活、治学活生生的经验来说明,将复杂、晦涩理论进行说明;张先生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学贯中西的学者。
《经济解释》既然说明是复古之作,那我就要「复」得似模似样。西方经济学的古人著 书立说,除章与节之外,还有Book之分。Book者,卷也。史密斯的《原富》分五卷;米尔 的《政治经济原则》分五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则》分六卷。我打算《经济解释》写三至 五卷,要看自己的体力将会怎样而定。
历久以来,书本所说的市场供求 关系及那所谓均衡点的市价,都是以十九世纪经济学大师马歇尔(Alfred Marshall)的「剪 刀」理论为依归的。作学生时我老是不明白那「剪刀」是受到什幺压力而在「剪」什幺,后 来为人师表,教学生时自己还是不明白,胡乱地说一下,到后来要自己另寻分析。
我认为马歇尔伟大,因为他的经济分析有一个 完整的架构,其中有内容。一个顶级大师,综合了前人的思想,以自己无与伦比的天分,创 立了一个架构,让我这一辈有一个思想的轮廓。
对我影响很大的高斯(R.H.Coase)对马歇尔也是五体投地。马氏的巨着 (principles of Economics,1890)的不同版本的小差异,高斯皆瞭如指掌。然而,高斯 反对功用(utility)的概念,反对长线(long run)与短线(short run)的概念,反对均 衡(equilibrium)与非均衡(disequilibrium)的概念 这些概念大都是经马歇尔发扬 而变得家喻户晓的。
顾名思义,「经济解释」是说以经济学的角度,用上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 为。在科学的范畴内,问题来来去去只有一条:为什幺?是的,「怎幺办?」是工程学的问 题,而「好不好?」则是伦理上的问题了。科学不问「怎幺办」,也不问「好不好」。
经济解释》这本书,说的是关于「为什幺?」。我认为经济学应该集中在这问题上,始 于一九六三年。这里动笔的《经济解释》是一九八九年我在《香港经济日报》上所写的书。
经济虽然是一门验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以解释现象为出发点的,但集中 地那样下笔的经济学者不多。事实上,我对经济学的认识是从朋友及老师那里学回来的。我 的贡献是清除废物,然后把剩下来的重新组合。引用的实例大部分是我自己的观察所得。我 喜欢用简单的理论来解释世事。
这本书不容易读还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选择题材,我不会见「难」而却步。题材的选择 是以趣味性及重要性为依归,是深还是浅,我是不会考虑的。其二是我决定了一幅图表也不 用。
感情的表达是艺术;理智的分析,却是科学了。但人的感情往往与理智混 淆。这样,科学上的推断可能被感情左右,搞得拖泥带水,但也可以精彩绝伦,使人觉得妙 不可言。是的,科学可以有艺术的美。
不管是大自然或人为的现象,都有规律可寻。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找到任何现象, 是完全没有规律的一一虽然有些现象,其规律要深入研究才能发现。现象有规律,自古皆然。 我们知其然,但不一定知其所以然。既知其然,就很想知其所以然,这是人的好奇心。我们 要作解释,科学也就由此而起。
科学的形成是基于三个重要的信念,是任何对科学有兴趣的人都要遵守的。第一,凡是 现象或行为,其存在是靠主观的判断,而大家决不能在这主观上有分歧。主观的现象被客观地认同、共信,是科学的一个基础。但有一些主观的事,是不能为大 众所认同,难以共信,所以这些事是科学以外的了。
科学的第二个信念,是前文提过的:所有被众所认同的现象,都是有迹可寻,有规律的。 某些现象的规律,是要经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发现或被证实。
这就带来第三个必需的信念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一定要坚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决不 会是无缘无故的。推测(不是预测)与解释是同一回事。
主观的现象要被众所认同,得有固定的规律,而其发生或出现,是必有原因的。这些是 科学的必需条件。
在科学上,现象(phenomenon)、事实(fact)、行为(behavior)或观察所得(observation) 是同一回事一一虽然有些现象是不能由肉眼观察到的。 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为什么事实的解释要牵涉到抽象的思想那方面去 呢?答案是:事实的规律不能不言自明,自我解释。
我们可以说,科学的一个用途,是将现象分门别类, 作有系统的安排。
任何科学理论,若被事实推翻,我们总可以多加条件来挽救的。但挽救理论是须付代价 的。过大的代价就不应该付。一个特殊得只能解释一个现象而完全不能伸展到其他现象去的 理论,是毫无一般性的解释功能,所以其解释力小之又小,其代价是太大了。被事实推翻了 的理论可以挽救,也往往应该挽救,但不应该付出过大的代价。代价是否过大的衡量准则, 是要基于一般解释力的大小。大小有程度之分。我们不应该见一个理论的解释能力不够广泛 就放弃它一一今天不够广泛的理论,明天可能有较广泛解释能力的取而代之,但在此之前, 不够广泛的理论可能是最有用途的了。
世界上有真理,但没有不可以被更佳理论代替的理论。科学的进步,不是因为对的理论 代替了错的,而是因为较有广泛解释能力的,代替了较狭窄的。人的思想可以深不可测,今 天认为是绝佳的,明天可能被更有用场的代替了。
不可能错,是因为完全没有内 容。这就是哲学上所说的套套逻辑(tautology) 了。特殊理论内容太多了,而套套逻辑则 没有内容。所以可取的理论,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之间。
事实上,很多重要的科学理论,是从不可能错的套套逻辑所提供的概念而引起的。套套逻辑 有一点很可取的特色:它有极大的一般性。假若我们能把范围加以约束、收窄,有时可以促 成一个有内容的一一可能错的一一理论,其解释能力之强,令人拍案叫绝。
从套套逻辑变为大有用场的理论的例子,是货币学说中大有名堂的 币量理论。这理论的起点分明是套套逻辑:货币量(M)乘货币的流通速度(V),等于物品 的价格(P)乘物品的成交量(Q)。这个MV=PQ的方程式不可能错,是因为前者(MV)与后 者(PQ)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看同一数量。费沙(I.Fisher)、 佛利民等学究天人,成功地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货币的流通速度在大致上是固定的,继而指出 币量(M)与价格(P)的连带关系。近四十年来,币量理论被高手搞得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但归根究底,还是源于一个套套逻辑的概念。
套套逻辑的解释能力,比特殊理论还有所不如。但套套逻辑可以是个重要的概念,可 以有启发性,因为它可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角度看世界。认为套套逻辑内容空洞而置之不 理的人,是低手。高手不会放弃任何角度看世界,而一旦认为大有瞄头,他们就会施出浑身 解数,加上各种约束或局限条件,使套套逻辑増加内容,巧妙地将「定义」变为可以解释现 象的理论。 大有可取的、足以解释世事的理论,都一定是在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这两个极端之间。 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从一个极端或另一个极端开始,逐步地向中间发展的。
所有实证科学(Empirical Science)的主旨,是要创立一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句子或言论 来作推测的。换言之,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 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confirmed) 了。
可能被事实推翻是重要的,但假若一个理论的推测被事实推翻了,我们只有两个选择。 其一是将现有的理论放弃,另创理论;其二是设法附加条件以资挽救,但正如前文谈特殊理 论时提及过,这样挽救理论须付代价,而代价是不应过大的。
以句子或言论作推测,是以可以被验证的含意(testable implication)为主。这些含 意是由理论推出来的。在逻辑学上,最重要的含意规则很简单; 验证一个理论含意的唯一办法,是以事实反证。这点很重要。
套套逻辑是绝对的,但没有解释力。有解释力的理论可能错,但更重要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 不管是对还是错,有解释力的理论就是有用的理论。
概念或分析模糊不清,不可能清楚地错,所以也不可能清楚地被事实推翻了。要 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一个先决条件是:理论的本身要首先清楚地显示,它有错的可能性。
在经济学上,模糊不清的概念多的是,所以无法以事实验证的理论一一不可能清楚地被 事实推翻的一一层出不穷。最有名的模糊不清的理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例如「剩余 价值」究竟是什么? 一些学者说是租值,一些说是利息,一些说是利润,另有一些说是完全 没有这样的一回事。说来说去都不清楚。马克思本人说「剩余价值」是资本家付工资后所余 下来的,但其他生产成本还没有被全部减除,又怎可以说是剥削工人之所得呢?其他在《资 本论》中的概念,如「上层建筑」之类,也是模糊不清的。
模糊不清的概念或分析,是不可能清楚地证明是错了的。因此,模糊不清的理论没有解 释力。另一种不能被否定的理论,是没有意义(meaningless)的那一种。没有意义并非空 洞(不像套套逻辑),并非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言论互相矛盾,在逻辑上前言不对后语 (inconsistent),使人不知所指,无法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因而变得没有意义了。
在经济学上,那大有名堂的需求定律说:假若一样物品的价 格下降,消费者对那物品的需求量就会増加。价格是可以观察到的,但需求量却非事实!需 求量是指消费者在欲望上的需求,是抽象之物。所以,需求定律的本身是不可能用事实验证 的。然而,这定律在经济学上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经济学传统上所说的「均衡」,是从物理学搬过来的。物理 学的均衡,是指一个钟摆在止动时会停在中间,或一只鸡蛋在地上滚动后达到了一个不动的 静止点,又或是一件不停的物体进入了一条轨道,有了规律。这种「均衡」是一些现象,是 可以观察到的事实。 经济学的「均衡」是另一回事。例如,经济学者说需求曲线与供应曲线的相交点是均衡 点。但世上没有需求曲线或供应曲线一一这些只不过是经济学者想出来的概念工具。那是说, 没有经济学者,这些概念不会存在。同样,经济学上所说的「均衡」或「非均衡」也只是概 念,在真实世界不存在,不是现象或事实,是不可以观察到的。
抽象的理论,本身不能被事实验证。抽象的理论要有解释力,就必须有可以被事实验证 的一个或多个含意。可验证的含意,是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而含意中的附加条件及现 象的推断,可以很多,而又可以用肯定的「与」字或不肯定的「或」字来联系,但不可以是 无限的。当然,肯定的「与」比不肯定的「或」强,有较大的解释力,而抽象的推理及验证 的含意越简单,就越有说服力。
「真实」有多种意义;若不搞清楚是哪方面的,争论就永无止境了。抽象的思想当然不 是事实,要说「理论」并非真实是可以的。但有解释力的理论,其最终目的,是要牵涉到事 实验证那方面去。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有其真实性的。有好些理论,我们 是无从推出可以验证的含意(例如五、六十年代经济发展学中的多种理论),所以怎样说也 不过是一些「游戏」,与真实世界无关。
在经济学上,验证条件通常称为局限条件(constraints)。经济学并无「没有局限条 件」的理论,正如其他科学理论,都一定有验证条件的一一否则就没有解释力了。局限条件的「假设」不能与真实世界脱离。这也是说,除了无可避免的简化, 验证条件大致上一定要真实。
科学方法论牵涉到哲学 上的逻辑学与知识理论(Theory of Knowledge)。这是人类文化历史上最湛深的学问了。 虽然我曾拜于高手之门下,但所知不多,而要深入浅出地写,不一定辞能达意。科学方法论 本来精辟之极,但逻辑学的高手之间不一定互相同意,而科学的成就往往与此学问无关。不 懂科学方法论的科学高手屈指难算;另一方面,科学方法论的高手很少是有成就的科学家。 逻辑学往往走向象牙塔的极端,其高妙处令人拜服,但要达到精辟之境,总要付出很大的代 价。
在任何科学发展中,参与的人都遵守一个大家不言自明的规则:凡指 明是基础假设(postulate),或是公理(axiom),大家都不在这基础上争论。这不是说每 个人都衷心同意这些假设或公理;是否认同不重要,重要的是同意不在起点上有所争议。科 学辩证的规则是:「且不要反对我在理论上必须有的起点,让我从这起点以逻辑推出一套理 论,有了可以用事实验证的含意(testable or refutable implications),有了内容,到 那时,你要反对才有所依凭的。事实上,假若可以验证的含意被事实无情地推翻了,那我就 不能不考虑我的基础假设是错了的。
经济学上的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inpidual)是所有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 这是说,任何经济问题不可以从一群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为起点来分析。说 什么宏观经济,社会福利,或什么政府策划,都一定要以个体或个人为分析单位。
宏观是以个人为单位加起来的。宏观 与微观之别,只不过是组合的或大或小罢了。在现代的经济学中,宏观与微观之别,己不按 组合的程度,而是按重视货币与否为依归。
为什么「个人」是如此重要呢?答案是,所有取决或选择都是由个人作主的。集体的取 决,是由个人的取决集合而成。那是说,即使一个人在极权的政制下失却了自由一一被形势 所迫而没有自由一一这个人还是作了不自由的选择。换句话说,天下间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也没有绝对的自由;选择是一定有局限的约束,而这选择是由个人作主的。
经济学的第一个基础假设,是个人作决定,作取舍。所谓决定者,选择是也。这其中有 一个并不浅显的哲理。经济学是以推断人的行为来解释现象的科学。我们说人的任何行为都 是经过选择的。究竟是否明智,是否有理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假设人会作选择。经济学的「个人作选择」的假设,接受的人多了,所 有的经济问题就成了选择的问题。经济学内最重要的一门理论 价格理论(Price Theory) 被称为选择理论(Choice Theory),是有其因。
比较严格一点说, 经济学的第一个公理是任何人的行为,都是由个人作出可以被推测的选择 (predictable choice)而起。这是公理,是经济学一个基础假设,不管是对还是错,是不 能有所争议的
约束行为会増加理论被推翻的可能 性。约束越多,行为的推断就一定越精确,但如此一来,被推翻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任何 奇妙的科学都是玩一种冒险的游戏。约束行为的基本假设,对行为的约束力越大越妙,但决 不可伸展到被推翻的领域中。
说人会一贯地作可以被推测的选择(predictable choice) 经济学的第一个假设 一一己是一个约束。但这样说还须补充:由于约束力尚嫌不足,因而我们要加上其他重要的 约束。这里要谈的第二个基础假设是:每个人的任何行为,都是自私自利的!那是说,每个 人在有局限的情况下都会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无论是勤奋、休息、欺骗、捐钱……都是 以自私为出发点。
局限条件的审核与界定,是经济 学上最费心思的事。很多关于人的行为,我们在今天还没有满意的解释(这是经济学的趣味 所在;什么也有好答案的科学是会寿终正寝的),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对局限条件的认识不足。
从经济思想史那方面看,「自私」成为一个基础假设是十九世纪末期、新古典 (Neoclassical)经济学兴起以后的事。在这个新的范畴内,数学的微积分被广泛地引用, 提出了「边际」(Marginalism)的分析,「极大化」(Maximization)与「极小化」(Minimization) 的概念就被广泛地接受了。人的行为以满足私欲为原则,就成了「在局限条件下个人争取最 大利益」一一或争取最小费用一一这个假设。简化地称之为「自私」,是比较通俗的说法。
是的,我们今天所用的科学式的「自私假设」,是由前贤的主观判断演变而来。史密斯 在一七七六年所发表的经典之作《原富》,其中关于自私行为与市场运作的两段,是经济学 上被引用得最多的名言。我重读又重读,每一次咀嚼时都觉得有新的启发,感到它有千钧之 力。
经过多年对《原富》的「消化」,我认为史密斯的「自私」观点有两处是要补充的。其 一,史氏正确地指出自私可以给社会整体带来很大的利益,但却轻视了自私也会给社会带来 害处。这后者重要地牵涉到交易费用及产权的问题,是我自己作研究的重心所在。可以说, 在哲理上,重视自私之害是我这本《经济解释》与《原富》的主要分歧。然而,我的主要结 论不仅没有推翻史前辈,反而更强力地支持着他。另一方面,因为我对自私的看法比较全面, 所以对行为的解释是比较优胜的。 第二个关于史前辈的自私观点,是他没有说人的自私是天生的。他的含义,是自私是被 逼出来的:非所欲也,不能不自私也。这个「适者生存」的观点一一在《原富》好些问题都 是那样看——后来影响了达尔文(C.Darwin,1809-1882)的惊天动地之作:《进化论》。
一九七六年,生物学家道更斯发表了《自私的基因》(R.Dawkins,The Selfish Gene), 旁征博引,用了数之不尽的例子证明「自私」是动物与生俱来,是遗传的,不可更改。这本 重要的书启发了一门新的学问一一「生物经济学」。
虽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自私是人的本质,是真理,是不可更改的,但从经济科学的角度看, 这真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自私作为一个辨证的基础假设,在这个起点上不容有所争议。而 以这假设来解释人的行为是否可取,是要看这个及其他附带的假设能否推出一些可能被事实 推翻的含意,再客观地以事实验证。
凡是有胜于无的东西,不管是有形或无形, 都是「物品」一一「有胜于无」是经济学上的「物品」定义。从个人的角度看,亲生的孩子、 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都是有胜于无;美丽的相貌、可信的声誉、动听的声音、温馨的 回忆、思考的能力,等等,都是物品。 物品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经济物品(economic goods);其二是免费物品(free goods)。 物品的定义是有胜于无,而在有胜于无之中,有一大部分是多胜于少的。「多胜于少」是经 济物品的定义。这定义中的「胜」,是很客观的
「多胜于少」的经济物品,在现实的世界中数之不尽。黄金白银、葡萄美酒、鲍参翅肚、 水果蔬菜、衣食住行、旅游憩息、天伦之乐,等等,都是经济物品,因为这些都是多一点比 少一点为优胜的。 在所有的物品中,有一小部分是有胜于无,但却不是多胜于少的。其原因是这种物品供 过于求,即使再多一点也没有用,所以多胜于少就说不上了。这样的物品不多,而最常被引 用的例子是空气。
「多胜于少」是经济物品的定义,也是「缺乏」(scarcity)的定义。那是说,凡是经 济物品,都是缺乏的、不足够的。「不足够」从何而定?所谓「不足够」,其供应量的多少不一定有固定的关系。「缺乏」是因为在需求下,供应有限而引起的。人的需求量増加,再多(但仍有限) 的供应也会愈形缺乏;人的需求量减少,有限的供应可能被认为是不缺乏的。那是说,缺乏 的程度,是以相对的需求来决定的。
凡是人愿意付出或多或少的代价来争取多一点的物品,都是缺乏的、不足够的, 那就是经济物品了。在市场上,我们要付的代价就是价格(price)。所以我们可以说,凡 有价格的物品都是缺乏的,不足够的。有一些社会一一比如极端的共产社会一一市场不存在, 没有价格,但代价(sacrifice)还是要付出的。
经济学上的「竞争」 (competition)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一一这是因为所有经济学的基础假设都是为人而设, 要解释的行为大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行为。
是的,经济学的复杂、湛深,完全是因为在鲁宾逊的世界中増加了一个人。有两个或更多人 的世界,就变成社会一一这是「社会」最明确的定义。经济学的趣味也是因为「社会」的存 在而引起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看:经济学的复杂,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因为我们不是生存在 一个鲁宾逊式的世界,而是生存在一个多人的社会。
在社会中,差不多每一种经济物品都是有竞争的。竞争于是就无日无之。我们每个人从早到 晚都在竞争,从小到大地竞争惯了,可能意识不到竞争的无所不在。可以说,在社会中,我们不容易找到没有竞争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没有竞争」这句话, 从比较严格的经济学来看,是难以成立的。一些不知所谓的经济学课本,在论垄断及专利权 时,却说没有竞争。但垄断及专利,只不过是压制了某一种竞争,但増加了另一种竞争。
在一个没有市场的社会中,竞争也是层出不穷的,只不过竞争的形式有所不同罢了。弱肉强 食是竞争,权力斗争是竞争,走后门、论资排辈、等级特权等等,也是竞争形式。道理很明 确:凡是多过一个人需求同一经济物品,竞争就必定存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与人之间日常生活中的竞争,有关的游戏规则就是法律、纪律、习俗等, 不一而足。正如体育游戏的规则一样,这些规则有约束性,指定竞争者在某种情形下不能有 某种行为。这也是说,在社会的经济竞争中,无论是法律、纪律或习俗,都是以有约束性的 办法来界定人与人之间的权利。这种权利界定就是产权制度了。
产权制度(system of property rights)是竞争的游戏规则,也就是约束竞争行为的一种 局限条件。假若我们吹毛求疵地分辩,这些规则实在数之不尽,千变万化。私有产权 (private property rights)只不过是其中一种。要一般性地将产权制度分为几大类,而 又有系统地分析每一类的转变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可以做到的。这是产权经济学的问题
经济上的竞赛(竞争)也是如此。在自由市场上,价高者得,市价于是就成为确定胜负的准 则。促成这市价的游戏规则,是私有产权的制度。这是高斯定律(Coase Theorem)的主要 含义。这个重要的定律及其不足之处,本书下半部会作详尽分析。 历久以来,经济学对市价的分析,都着重于价格是怎样决定的。但价格(price)这个概念 到了艾智仁那里,就顿呈异彩。他说:「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单 是这一句话,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就今非昔比。价格是一个决定胜负的准则,而私有产权是这 准则的决定因素。高斯与艾智仁被誉为产权经济学的开山鼻祖,究其因,是他们每人都说过 一句有启发性的话。
在经济学上,「浪费」这个概念不简单。要此书写到下半部时,我们才能深入地研究这个概 念。在这里,我不妨介绍一般书本上所说的,比较容易明白但不大正确的浪费概念。一般而 言,它是指有其他办法,或用其他资源使用的分配,可以使社会的财富或收入増加,但这些 「其他」办法,却莫名其妙地不被采用。 从以上的浪费定义来衡量,在世界上数之不尽的各种竞争准则中,只有一种是没有浪费的。 这种唯一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就是市价。
唯一没有浪费的竞争准则,是市价。价高者得是唯一的准则会促使人们増加生产。多尽一分 力以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就较大了,而这生产对社会是有贡献的。因此,市价这一准则不 会引起浪费。
凡是有关选择行为的,都在经济学分析之内。 但哪一种准则是好是坏,或对社会福利有何好处,则是伦理或价值观念上的事了,与客观的 分析无关。
经济学的 范畴包括三部分。 第一,在知道有关的局限条件(constraints)或游戏规则(这就是产权制度或人与人之间 的权利划分)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推断所用的竞争准则是什么。 第二一一这是经济学最容易的一部分了一一是有了竞争的准则,经济学可以推断人的行为会 怎样,资源的使用会怎样,财富或收入的分配会怎样。 经济学范畴的第三部分,是最困难的了。那就是,要解释游戏规则是怎样形成的。
但在传统的经济学上,关于收入分配与资源使用的分析,大都是基于自由市场以市价定胜负 的准则。这准则只能在私有产权的制度下出现。换言之,传统的经济分析,虽然可解释收入 的分配与人类的行为,但其范围很狭窄。私有产权所约束着的游戏规则,只不过是千变万化 的规则中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我在这里见到了很多的威尼斯商人,总的感觉是本分、老实、文雅,毫无奸诈之气。由此进一步证实了我以前的一个判断:只有发达的商市才能
最近几天,相信大家在各大热搜榜上肯定都看到过,一个叫恋爱圈的社交APP融资千万的消息。其实,大家肯定会感到好奇,同类型的社交APP也有
MySQL Explain详解,explain查询结果每列含义详细解释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xuanzhi201111/p/4175635.html MySQL Explain详解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会有时会开慢查询去记录一些
通俗解释Hibernate中SessionFactory和Session是否是线
******************************************************************* SessionFactory接口负责Hibernate的初始化和建立Sessio
女人是个神奇的存在,是个矛盾体,是个半边天。女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生物?女人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理?苏菲-玛索的自传体小说《说谎的